合盈头脑异常聪明,读书是个好料子,过目不忘,悟性极高,入太学不久就能吟诗作赋,五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并显现出治事才能。
可是在习武上,就有点力不从心。
十岁的孩子,但生的纤细瘦弱,个子倒是挺拔,太子伴读高子衡比他年长一岁,他们几乎生的一般高。可太子的力气,却远远不及同龄的男孩子。
骑马还可以,只是练习射箭的时候,不管他使出多大的力气,射出去的箭连靶子都够不到,更别提射中靶心了。
师傅教给他的武艺,一招一式他学的用心,记的也快,只是轮到他打出来,招式都特别绵软无力,都是花架子、花拳绣腿,根本伤不了人。
归根到底,就是太子太瘦了,胳膊腿没劲。
师傅没好意思言明,高子衡也是细胳膊细腿,力气不一样很大,都能赶超大人了。
虽说现在是和平年代,就算学了一身武艺,也可能没有用武之地,可历过历代都注重武学,到了这一朝代,也是崇尚武艺,重武轻文的,太子的武学真的很难拿到台面。
师傅将这归结于帝后对合盈太子太过溺爱,不舍的让他受苦,太子缺乏锻炼所致。
于是师傅三番五次禀明皇上,让太子减少在太学的时间,多去武场。
谁曾想却惹来皇后发怒,说合盈还是个孩子,不可过度训练,以免伤了身子,竟然不再让太子去武场,只让国舅爷庾程良教他武学,让皇上手把手教他轻功。
武学师傅连连叹息,皇后对太子如此溺爱,当真是妨碍了太子,养的一个男子和女子一般弱不禁风的,将来怎能担起一国之重。
可不管大臣们怎样反对,皇后就是铁了心不让外人教太子武学,就连皇上也持与皇后相同的意见。
帝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加上有扶盈太子失踪在前,他们对合盈紧张保护在所难免大臣扼腕叹息之余也算是理解,再说皇上和庾程良武艺都在常人之上,有他们给太子做师傅也不算耽搁了太子,前提是只要太子肯努力。
以太子的武学造诣,就算努力也不一定出众,虽说有祖辈们打下的太平盛世,还不需要太子上战场,不过与周边列国往来频繁,等太子继位后,大臣们可不希望狼子野国嘲笑他们有个娘娘腔弱不禁风的皇帝。
而且太子性格还格外腼腆,除了高川的儿子高子衡,他从不与别的公子哥儿来往,这让大臣有诸多不满。作为储君,就要有俾睨天下的气势,畏畏缩缩成何体统。
每每对太子失望,大臣们就会怀念扶盈太子。扶盈太子失踪的时候才一岁,但不怯场不畏人,颇有帝王风范。最重要的是扶盈太子长的像皇上,气度不凡,不像合盈太子,长的像他母亲,皇后本来就受人不喜,大臣们看到太子,就想起他那令人头疼的母亲。合盈不仅模样像皇后,连脾气都像,内敛傲气,如果他投胎成公主,有这个脾气无可厚非,可他身为太子,天家唯一的男儿,偏偏生成这个样子,真是国之憾事。
说到底,还是扶盈太子更合他们心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