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娇小的人儿,却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帮着他解决遇到了难题,知道国库虚便悄悄让人送银票过来,如今又站在这里,想要凭着自己的一已之力,帮他改善国运,可是这何其难也?她那么年轻……
燕然看到庆隆帝眼睛在人群中逡巡,猜到是想要找她,便又缓步走了出来,再次抛出一个问题:“父皇,列位大人,不知道大家对国富民强这个词怎么理解?”
华大人冷嗤一声,笑道:“《盐铁论》曰,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中言道‘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所谓国富民强,便是言国家富裕,民族强盛,是谓王道。”说完,瞟了一眼燕然,“这都是天下至理,不是你一个小丫头可以理解的,还是好好回家绣花描鱼儿去吧!”
燕然轻“哦”一声,再次反问道:“那么大人可听说过,民困国穷、国贫民弱、国弊民穷这三个词?”
华大人一甩衣袖,看傻子一样看着燕然,冷声道:“那自然知道。”
燕然再问:“大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四个词要这样组合?也就是说,为什么一定要国与民二字相合,来体现这个一个国家的状态呢?”
“为什么要国与民样合?”华大人便是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有想过。
不过他没有想过,不代表所有人都没有想过,庆隆帝饶有兴味地问道:“然儿知道这国与民的关系?”语气里面全都是否定与疑问。
燕然侧头想了想,这才答道:“父皇,这个问题儿臣没有特意去想过,不过却是有些感悟,如今说与父皇与列位大人听听,大家也评判一下燕然想的到底对也不对。”
“大家都知道,这大海中全都是水,整片大海波澜浩瀚,如果拆分开来,却是一个一个细小的水滴,我认为这和国与民道理相通。国就是这片大海,民就是大海中的滴滴水粒。大海可以不在意某一粒水滴,也可以不在意几百几千滴水珠,可是如果最终大海之内没有了水滴,那么海也就不能称之为海了。国亦如些。”
“令外,我认为,国要利其民,要使起富足,衣食无忧,那么民才能支撑起国的所有运营。如果民不聊生,那么国家赋税徭役何来?所以,民便是国之根本。父皇不可忘其根本,而舍本逐末……”
“如何富足呢?很简单,老百姓全都知道,开源节流。开源节流什么意思,大家都是当世大儒,想必也不用燕然解释了吧?古人多崇尚节俭,这方面的事例也多如牛毛,燕然也就不多嘴多舌了。父皇,今天儿臣想说的,就是这个开源……”
提到开源,大殿之内嗡嗡地响起各种议论声。
大家都知道开源顾名思意就是扩大源头。
可是,在这满殿的老古董脑子里面,国家的财富那便是赋税,而赋税的来源一是农税,一是商税。可是谁都知道却年大燕境内大面积受灾,农作物不生,也就是今年才甚甚生长出来一些……
商税便是跟商贾收的赋税了,同样是收也收不起来多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