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幺子家唱山歌算是祖传,他起了头邀了歌,按顺序是该苏明接歌。苏明就停下手中的活。唱道:“不唱山歌不啊好勒玩,唱着山歌勒把活干。心想和你唱两勒段啊,唱不好勒你嫌平淡。”苏明这是谦虚着。刘幺子掏了两锄泥土,记在心里。

白鸿见苏明谦虚开头,酝了酝。唱道:“不唱山歌不啊好勒玩,山歌要唱活要勒干。哥不在意你平啊淡,大声唱出唷天地宽。”白鸿唱了一段后,就继续干活。白鸿四十多岁,年纪比苏明要大几岁,因此就自称为哥。然而白鸿除了被激起火爆脾气的时候因情绪失控摔锅砸碗,在见识上始终是比苏明和刘幺子广的。因此歌句的意境竟然就比那两人更显得宽阔了。

刘幺子在那边筹思着。过了有顿吧饭的工夫,又拄着锄头,一阵旋风卷着尘埃正朝他扑了过去,刘幺子眯着眼睛,躲了一会儿,才敢抬头。伸手把吹进眼里的埃尘揉了揉了后。唱道:“春风不静勒雨啊不停,人在世间路不平。三灾八难难预勒定呀,举头三尺勒有神明。”

刘幺子的父亲刘张李五年前因病逝世。刘幺子这时年过三十,在痛失了父亲之后,刘幺子觉悟了很多。这几年来他独挑大梁,又娶了殷勤合意的媳妇,夫妻和睦,家境也愈发的顺旺起来。倘有摩擦争吵,偏这刘幺子和他的高氏媳妇都是酷爱对山歌的,两人用对山歌来吵架,互相在指骂中将各自的心境表明,将心情理顺,也大致是和气的多。吵完后,又都歆羡着对方在山歌上的造诣,彼此敬扶的多,互相攻讦的少。

因此,刘幺子的山歌从未断过,对得多了,就把自己的感悟融于山歌歌句中表达出来。

苏明听了刘幺子的歌句,刹那间感慨不已。苏明三十多岁,早在几年前,他去外地打工,所遭遇过的种种不平深切地记得。恍然间,他仿佛是想起了年少时候的自己,一个孤单的独立的打工仔。自从离开了家乡飘到了外地,他小心谨慎着,对未来充满了殷切的热望。似乎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坦途。然而事实并不如意。他对苏仪飞管得很严,那也是要他少走弯路,别长大后重蹈自己的覆辙。

苏明刚刚听了白鸿的歌句后,心境顿时开阔了不少。忽然才意识到,人在世间活着,大富大贵也好,贫苦落后也罢。如果心境不够畅顺,终究过得憋屈。有这么几个朋友共同耕作,共同对歌,不但能舒展胸怀,更有某种意义上的追求。算下来,是幸大于难的。

苏明想了想后。唱道:“春风不静雨啊不勒停,茫茫世间路啊难行。常有三朋来相勒会呀,日子越过越有勒劲。”

白鸿听了后,也停了下来。拄着锄头想了想后。唱道:“春风不静雨啊不勒停,唱首山歌把苦啊吞。要想日子过得勒好呀,和谐共处莫相侵。”

白鸿的见识要比那二人广博一些,山歌唱出的心境也更阔大。然而他安分守静笃的过了几十年,所领悟到的自然要比那两人的更多些。他自己也觉得,人与人相处只有莫相侵害,和谐共处,才能过好日子,才有好日子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