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起袁一哀叹之情早已看清一切最终走向的上官婉儿倒显得淡定从容了许久她看了看袁一语气极为平缓道:“我们能看到的陛下看得比我们更清楚,她才会想到第三种传承江山的方式。”

“第三种?除了之前所说的李武两家的权利角逐,还有第三种方式吗?那是什么?”

这回上官婉儿没有说话,倒守口如瓶起来。袁一在心中暗暗猜测了一番满是惊诧的问道:“你说的第三种方式该不会是李令月吧?若是由她延续武周江山,作为继任女皇为了捍卫自己合理合法的正统地位无论如何也得保证武周江山的延续。这样算起来其实她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帝位看似光芒万丈却是名副其实的大凶之位。”

对于她颇为新奇的论调,袁一笑着摇头反驳道:“若真如你说帝位是大凶之位,那为何还有那么

多人宁肯付出身家性命也要觊觎呢?”

上官婉儿道:“他们被万丈光芒蒙蔽了眼睛自然就忽视了其中的凶险只有坐上去的人才会幡然醒悟却骑虎难下。正因为陛下爱惜公主即使她是最佳人选可陛下终究不忍将她推向这大凶之位。”

听到她这番说辞原本提心吊胆的袁一总算长长舒了口气:“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上官婉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陛下心里都很清楚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帝位的交迭尚未完成难免会有波澜发生,她只有躲在暗处静静观察才能将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在还未形成气候之际及时歼灭。”

“可正因为帝位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以让陛下一览众生同时也让陛下轻易的暴露在人前。因而最好的暗处莫过于盛年英明独断的一代女皇步入暮年却老糊涂了,那些原本好好躲在暗处的奸佞之臣错误的认为自己有欺主之能,便会疏于防范乘势而起,自然而然他们的不轨之举就暴露陛下眼前。”

听到这番在情在理的剖析,袁一颇感认同的点了点头:“听你这么说,其实倒也很符合陛下智慧高深的御臣之术。这么说来二张兄弟不是祸乱朝纲的祸水,倒是检验群臣忠心的试金石?”

上官婉儿隐约听出了他话中的暗讽之意,她露出一抹看透世事的微笑,表明自己的观点道:“纵观古今以我的拙见臣子对于君王的忠诚可以分为三种。上忠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这样极致的忠诚大多只有等君王或是国家陷入危难之际才能显露。”

“中忠为文死谏,武死战。这样的忠诚令人敬佩却缺是刚勇有余,智慧不足。而下忠则是无论是贤主的定国之策,还是昏君的祸国殃民之令,都惟命是从,贯彻执行。”

“上忠和中忠更多是发自于内心,却极难辨别。可下忠虽然更加拘泥于形式,却是驯服或是敬畏的表现,而且极容易被观测。因而,对于一个君王而言,比起只有在危难之际才能显露出的那些心悦诚服的真诚来说,随时随地都能查验出的驯服和敬畏之心,更能让君王感到踏实。”

“对于步入暮年掌控力逐渐减弱的君王来说,投其所好的下忠对她而言早已足矣。不可否认那两个绣花枕头在一定程度上藉慰陛下步入迟暮之年的孤寒寂寞,可更大价值是让臣民顺服的一记鞭子和一把糖果。”

听上官婉儿这番深入浅出的长篇大论,袁一心中豁然开朗,他连连点头道:“二张兄弟可为陛下监察众臣的眼线,也可作陛下这尊大神竖立在朝廷的菩萨像,信众虔诚上香礼佛顶礼膜拜的看似是木偶泥塑的菩萨像,实则是暗暗加持着菩萨像的大神。不得不说陛下这招还真够高明,可若是不加上一个藉慰孤寒寂寞的附加因素,她会显得更加高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