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私塾里的那些学生真的是**岁的话,倒是比现代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学习内容水准高了,现代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都还在上小学,学的也应该是李白的《静夜思》,而不是他的《月下独酌》了。
如此看来,不光光是现代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学诗不容易,古代的学生更不容易啊!我只是从学的内容上来说的,不知道古代人通古语,会不会因此而容易一些。
……
我看到七暮的手在我眼前晃了晃,似一道洁白而错落的白光,倒是断续地遮了阳光。
我懵懵地看着七暮,七暮说道:“小姐那么出神,想什么呢?”
我说道:“没什么,这首诗不是你想得这样的,这是一首好诗。”
七暮说道:“何以见得这是一首好诗?莫非七暮的理解错了?”
“你的理解大错特错,请听我慢慢道来。”我说道。
七暮头微微昂了昂,手垫在了后脑勺,靠在树上,两只脚随意地摆着,因为太长了而只能半蜷曲,那淡淡的眉宇和飘逸的长发在阳光下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倒有几分外国人的味道了。
七暮这一副“听课”的迷人姿态,倒是让我的这“授课老师”有点儿难以招架了,我总是忍不住看七暮一眼,又看一眼,他就像是变幻莫测的风云,总有千姿百态呈现在我的面前,时而安静,时而犀利,时而恬淡,时而好动,总之我怎么都看不厌,也看不腻。
我看着他的美貌,说道:“李白的《月下独酌》其实一共有四首,这纸上的是第一首,可以说成《月下独酌·其一》,诗人……”
七暮突然打断我道:“第一首?那就是说还有三首,我说我怎么会理解错呢,有四首,自然要四首放在一起才能够读懂意思了。这就好比是拼图,单单一张怎么拼,全部放在一起才能拼出个所以然。小姐,你快告诉我,其余三首诗的内容。”
我看七暮这仿佛大彻大悟的样子,默叹:真是天真而自以为是的小学生呐。
我倒不想直接反驳七暮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七暮很快就会知道他的想当然了。
我稍微回忆了一下,说道:“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三》
三月咸阳城。
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
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
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
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