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侯名为“安乐”,却不喜玩乐,对国事关切异常,常在朝堂上建言,不乏真知灼见,又惯会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在朝野倒素有贤名。此言一出,便有不少附议者。

静王无谕不得离开蜀地,其长子却自小长居京都,在皇后的宠溺之下不喜读书,平日里只知吃喝玩乐。

此时在授意之下出列道:“父亲年迈,在信中常与我述说痛风之症,恐不能远行。微臣愿领我蜀地儿郎前去平匪!”

皇帝心里也打算令静王出兵的,毕竟西北军算是掌握在姜家手中,蜀军却还不姓姜!正好趁此机会探探静王虚实。

可此刻看来,静王不会出蜀地,还假意让他的草包儿子上言!明知道以自己的脾性不可能儿戏此事的!

皇上不好出言明说他是个草包,便出言问一直老神在在的谢丞相道:“谢爱卿以为如何?”

谢大人心神领会,出言道:“臣以为不妥,世子一片好心,然你乃静王独子,却不好以身涉险的。还是另选他人罢!”

一向唯安乐侯马首是鞍的忠勇伯质疑道:“可那蜀军虽然悍勇,却最是不服管教,非静王家中之人不能号令。想那上京之时,还是因皇后娘娘在军中才能调度。此番用军,非世子前去不可啊!”

颜大人门下一个御史出列道:“笑话!普天之士莫非王臣,那蜀军不听王上号令,想造反不成!”

安乐侯用一贯温和语气道:“哪里就到那种地步了呢?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之间的人本就有性格差异,皇上宽容大度,能容天下人之个性,是姜朝之福啊!

譬如你们御史台,虽常常口出污言,连皇上都毫不留情面地责骂,皇上还不是容你们至今?”

又话锋一转道:“臣有一人,可二者兼顾,不若令大皇子领兵前去平匪。大皇子德才兼备,能力有目共睹,又是静王之侄,此番正可代表我皇家前去威慑海匪,安抚民心!”

颜丞相见皇帝似有赞许之色,忙出声道:“大皇子素有勇猛之名,的确是领兵不二人选,可此番沿海人心惶惶,须得好生抚慰。

恐大皇子分身乏术,不若令四皇子也随军前去,学习历练一二不说,四皇子在民间素有温和之名,正好前去抚民!”

谢丞相见事态将定,也不甘示弱道:“说到抚民,三公主在妇幼之中名声甚好,又素有经验,不若三公主一道前去。”

皇帝想了一想,拍板道:“海匪猖獗,藐视我皇家天威,诸皇子们正可前去扬我天威!

此番便由大皇子领五万蜀军前去清匪,三公主、四皇子、五皇子从旁协助。择日出发,定要还沿海百姓一个海清河晏的春节!”

定下此事之后,又道:“此番是由,令朕深感朝中良将匮乏,传令天下,明年加开一届武举,为我姜朝选拔良将!”

“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