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衙门,孙策打一进来,便坐在那里查阅军报,谁也不理。
几份军报整齐的摆放在桌上。
黄炳享受着一盘刚刚烤熟的兔肉,兔肉咸淡正好,非常好吃。
一边吃,黄炳还一边赞叹:“这军情衙门就是不一样,军费充足,而且,常年在外的人烤肉都很棒。”
“吃还堵不住你嘴。”孙策被黄炳说的烦了,抱怨一句。
这时候,樊亮亲自端着一杯茶走进来:“少将军,乏了吧?喝杯茶。”
孙策没有抬头,仍旧看着军情,向樊亮摆摆手。
樊亮轻轻把茶杯放在那里,在一旁拿个软席坐下,静静等待着。
孙策几乎每两天或者三天就会来一次,每一次来,不把所有军报看完,孙策轻易不会离开。
偶尔,郭嘉也会来,不过最近郭嘉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不知道郭嘉在忙些什么。
大概半个时辰过去,孙策终于放下手中的军报,伸了个懒腰。
看看桌上堆起的军报,不知不觉孙策已经看进去一大半了。
樊亮见孙策终于肯歇一会,喝口茶,樊亮苦笑着叹一声:“少将军莫急,如今军费紧张,军情衙门还没办法向豫州以外发展,待时机成熟,有了足够的经费,我一定把附近州郡摸得一清二楚。”
孙策点点头,没有理会樊亮。
经费紧张的事情,孙策心知肚明,情报机构没有足够的经费,如何运转?
只是眼下,孙策把大部分钱财都用在了军工厂,军工厂不能正常运作,不能满足兵器供应,如何换钱,如果自己麾下的兵马没有好的武器,如何打仗?
如果不能做到自保,要情报机构何用?
所以,孙策也并不着急,眼下,所有的情报,要嘛是从附近郡县道听途说来的,要嘛是探子亲自探听出来的。
总之,军报范围,还很小。
但是其中有很多有用的情报,尤其是关于黄盖和程野的。
军报上说,黄盖挥兵进入鲁阳境内,并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而是和程野分片布防,扼守要路,防止鲁阳的荆州兵突围。
围城已经快十天,鲁阳城中人心惶惶。
黄盖这一招围而不打,当真高明。
所谓攻心为上,此乃上策。
还有一个,荆州宛城一线,有兵马运作,有可能,宛县的兵马就是要驰援鲁阳的,解黄祖之危。
此时的刘表大概也意识到,大战将起了。
荆州和豫州结下了梁子,这一战,不可避免。
但是军报里并没有程普的消息,这说明,程普至今还没有向叶县发动进攻,也是,这一战需要慢慢磨,眼下还不是发动强攻的时候。
军报还剩下一些,无外乎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其中还有一些关于四大家族的情报,虽然并不详细,不过孙策对自己眼下的情报机构还是满意的。
各州府下设的斥候营,也未必能做到如此精细。
孙策把一杯茶喝完,赞许的笑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用逐一记录了,但是关于敌军,关于我军的军情,必须第一时间送回来,另外,你可以先把手伸向兖州和荆州,这两个地方必须格外注意。”
樊亮点点头,荆州即将有一场大战,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了,打探荆州的军情非常有必要,樊亮也有此意,只是还没有和孙策商量。
不过兖州,真的有必要浪费人手再兖州发展内线吗?
樊亮嘴张了张,似乎有话要说,孙策依旧赞许的笑着:“造作就是,不用知道的那么清楚。”
樊亮点头,借口有事,匆匆退下了。
黄炳那一盘兔肉早就吃完了,看孙策一直在忙,也没敢打扰孙策。
好不容易孙策闲下来了,却在和樊亮讨论关于军情衙门的事情,黄炳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等,终于,樊亮走了。
黄炳有些无奈的苦笑一声:“少将军,你把陈亘那个家伙弄进了死囚牢,究竟准备关多久呀?”
黄炳觉得,这个陈亘就是烫手的山芋。
陈家好说歹说,也是襄城四大家之一,孙策一句话就把人家抓牢里去了,如果真的闹出事来,给了四大家口舌造反,那可不得了。
黄炳一早就来了,可孙策却把黄炳和韩聪带了出去,迟迟不提关于陈亘的事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