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荫击球图》?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苏汉臣作。古人中有见戏必题曰苏汉臣作,正像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题韩之类。故今改作无名氏。其作风正和陈宗训相似,故列于此。

《女孝经图》名此图在艺术技巧方面,显示了典型的宋代风貌。流畅挺健的线条,准确洗练的造型,淡雅明快的设色,无疑是继承了李公麟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画中仕女或端庄或活泼,画家都一一状写了她们的举止动态和面貌特点。

《蚕织图》此图将江浙一带的蚕织户自“腊月浴蚕”到“下机入箱”为止的养蚕、织帛的整个生产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该卷由二十四个场面组成,用长房贯穿,每个场面下有楷书小字,注明内容。全卷场面宏大,共绘七十四人,翁媪长幼,皆服宋装。图中人物的神态举止,惟妙惟肖;桑树、户牖、几席、蚕具、织具等,富有写真写实之风。

《朝元仙杖图》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擅画佛道鬼神,学吴道子。北宋景德年末(1007),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应募画工三千多人,最后,中选百人,分左右两部绘制壁画,武宗元任左部之长。此幅《朝元仙杖图》可能是宋初绘制寺观壁画的样稿。描绘道教神仙出行行列,画五方帝君和众仙去朝见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的情景。由神将开道、压队,头上有圆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等簇拥帝君自右至左前行。全卷本应为88名神仙,但此卷缺最后一名压队的神将,故画中现有了帝君、10名男性神仙、7名神将、67名女装神仙(包括玉女和金童),共计87名神仙。(《八十七神仙卷》其构图与此相同,但缺最前一名神将,故所绘共计也是87名神仙。)帝君及男仙的形象端庄,神将威猛,众多的女装神仙则轻盈秀丽、曼妙多姿。

《绣栊晓镜图》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十八学士图》??“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此画题为后世画家所亲睐。这幅《十八学士图》画面上只画其中四学士,正在对着画卷品头论足,四学士的举止神情各异,他们的僮仆装束不同。有明显的界画风格。

《五马图》?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晚年号龙眠居士,舒州舒城(今属安徽)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擅绘人物、鞍马及历史故事画。注重写生,又博取前人之长而有发展,造型准确,神态生动,运笔如行云流水,善用线描多不设色,人称“白描”,对后世人物画影响很大。此画卷分五段,描绘北宋元佑初年西域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矫健的名马,前四匹为“凤头骢”、“好头赤”、“锦膊骢”、“照夜白”,第五匹佚名(应是“满川花”)。每匹马前面均有一牵马人。前四幅上有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大书法家黄庭坚题笺记写马名、尺寸及产地,卷后有黄庭坚赞誉李公麟品德的跋语。此画中的马及牵马人,均是画家根。这几匹骏马我想也只有在座的将军有资格驾驭,用来闲养太浪费了。所以皇上,我们应该也尽量多保障军营的供给啊。

在座的将军无不感动涕零,这荣华贵妃怎么这么好,什么都会为大家考虑,这样的贵妃自己一定支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