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璧也放弃了突围而出,家就在身后,家人就在身侧,纵使逃出了这座城,自己又能逃去哪。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与其出逃雁门,不如杀身成仁!就在这火光冲天的雁门,也许比在帝都凫丽城的连府,更有家的感觉。

连城璧在怒吼,带着身边还有身后的守军士兵,他们都是韩国北方人,生在北方,长在北方,死,那也要在北方。不屑于韩国都的纸醉金迷,听着南方那群人的醉生梦死,一口唾沫地呸一声就是这群人最后的态度。也许还在畏惧着死亡,可既然家就被背后,大家长就在身侧和自己一起厮杀,也就能壮起胆一起上了。转身逃了,虽然可能会活下来,但是只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所以更没理由走了,应该还能成乡里人口中的烈士吧!

血战第二天,东线就被投石机轰出一个大洞后,被骑兵铁蹄踏破,东线失守,守军官兵无一人投降,尽皆战死。

血战第三天,上官云初还是进不了被齐军把守住后门的雁门关,而在正午时分,北齐将领唐泽举着象征着雁门关最后的荣光的连城璧的首级,望着含恨离开的上官云初,还有已经从东线归来的骑兵,雁门关战役终于就此结束。

以不过死伤两万人为带价,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在最后决战时被连城璧率部拼死斩杀的,但是却斩杀了雁门关一线,共计八万三千余人韩国士兵,更是直接斩获了雁门关最高将领连城璧的首级。

百里春秋自打接手这次战役的任命,便开始着手布局、计划。终于在最后以最小的带价,拿到了最后的胜利,还让百里春秋保留了可以挥师南下的资本。

雁门关大捷,在振奋北齐人民的同时,更向其余国家证明了百里春秋的手段,以一支拼凑起来的部队,却可如臂指使的魄力。

当议和使带着早已流干血液的连城璧首级站到了韩国朝堂上时,韩帝洪兴全的美梦彻底破碎,洪兴全仿若一具活死人,即便是他也知道雁门关的重要性,北方的门户,称之为最后的屏障都不为过,雁门一破,葛山山脉那点天然屏障不过摆设,然后北齐骑军居高临下往下那么一冲,百里春秋真的可以骑着马在帝都凫丽城兜圈散心了。

就在林放元等人抵达石堰城后,议和使才离开帝都,韩帝亲自写下的《城下书约》才正式扩散开来。

韩国再无意义上的北方,虽然齐国只是占领了雁门关一带,可北境防御已然形同虚设,书约中止战的条款里还有割让西部的泰头岐山一带共计四城十三郡,虽然在韩国卿正司·宋晓亦力争之下要回了岐山城,避免了可能来临的迁都,毕竟岐山城距离帝都凫丽城不过四十里,太过于危险。

于是整个朝堂包括韩帝在内都在大肆褒奖宋晓亦,称其为韩国英雄,甚至还授予了宋晓亦部分的兵权,因为宋晓亦在谈判桌上不知讲述了自己对排兵布阵的见解,让和议使了解到韩国并非无人,只是所托非人。

连城璧在一夜之间,从韩国脊梁变成了连累雁门关守军八万余人的罪人,抄家连府,斩首连府数十人,流放近百人,只有呆在金麓山庄的连家的分家连怀玉一脉尚且保留。

当真如连夜只留下一封辞官书信,便不知所踪的左相昂·司沐正所言,在这里失去希望的国度,真英雄只能是一个悲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