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章昭表情放松,脸上满是诚恳。
手指交叉半握,置于桌上:“请问吧,我知道这最近半个月下来,协调调研小组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想要了解,那现在请放心,不会有任何隐瞒和欺骗。”
章昭选择开门见山的谈话方式,这也是赫德之前给的建议,因为萨斯菲尔德在工作上也是直爽性格,这对于一根筋的理工科工程师来说,简直再好不过。
同样,萨斯菲尔德也很适应这种方式,回味着:“不局限于探空火箭市场”
思考片刻之后,这才询问到:“关于这句话,我能够理解成打算进军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发射领域吗?”
很有意思,这是标准的美式反问语气格式,而章昭则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因为情况本就是如此。
“若这样理解也没错。正如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需要不断冲击更远的航线一样,宇航产业的未来,必定也要迈向更加遥远地宇宙,探空火箭仅仅只能算是第一次婴孩的啼哭。”
果然。自己没看错,这绝对是一支有理想的团队。
虽然之前已经从侧面了解到,这家公司确实在秘密研发一款小型运载火箭,而且萨斯菲尔德本人也在此处遇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很多来自传统老牌航天巨头的工程师都是其中核心骨干,而这些人也都表示他们确实在从事小型运载火箭研究工作。
不管打听到的消息如何,考虑到现在这些人都是雇员和小股创始人,萨斯菲尔德心里其实很清楚,来自这些人口中的消息并不算完全靠谱。
只有真正从公司的大股东,现任口中得到确认之后,他才算完全放心。
其实在章昭回国的半个月时间,萨斯菲尔德也并非毫无所得,工作期间,他就已经能够切身感觉到这家公司和他以前见过的火箭公司都完全不同。
首先。
的生产与研发部门完全就是一墙之隔,很多工程师甚至直接能够从零部件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实现全流程负责。
所以严格来说,这家公司的研发与生产已经完全一体化,光是上面这一点,绝对就已经让萨斯菲尔德瞠目结舌了,甚至由衷发出“此行不虚、新航天时代已经到来”的感慨。
至于公司内部独特的小组结合、自由竞争完成子项目研发,诸如这种模式创新,更是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虽然也不免会出现些无法预料的小摩擦,但这个独特的公司制度已经完全甩开了太多航天航天界同行。
至于人文关怀领域,那就更不用说。
像什么健身区、小吃甜点,团建活动,虽然对比传统火箭公司也有很大进步,但大多都已经是不值一提了。
不管如何,反正就是一句话:表现的非常不错!
作为协调员,而且还身肩着考察重任,萨斯菲尔德的考察报告已经记录了很多值得一提的内容,而这些都还只是他从表面上就能够了解到的东西,至于更深层次是什么情况,那暂时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及时见到了公司的,或许还应该可以得到更多的爆料,就比如目前面临部分资金问题,这可是一个新情况,之前他完全就没发觉到。
于是就好奇道:“公司需要rn,对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