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想着骗我,”武帝还能看不出来自己儿子什么德行,“明明就是温九自作主张胆大包天,你要是这么替她隐瞒,我就要多想了。”
“父皇,她都”周弘急的不知如何解释,耳根子都红了,“您想什么呢,我与九郎一直都是”
武帝盯着他看,眼中精光乍现。“真没有?”
周弘憋着一口气干脆不解释了,“随您怎么想吧。”
“没有就好,温九那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么些年太子伴读,谁看了不赞一句公子世无双,她老子长得也不怎么样,怕是娘亲长得太好了,要是她早早的以女装示人,这样的佳人怕是早就被好人家定下了,哪里还轮得到去和亲。”
武帝接着便开始评点起温九了,说了一通又开始感慨,“老温还是命不好,摊上这么个事,要不是他去的这么早,温九何至于弄成这样?”
周弘沉默了一会,斟酌着开口:“九郎她还是想着回来的,漠北蛮夷之地,终究不是久待的地方。她自己心里也是装着大周的。”
“她想回来?安宁难道不想回来?”武帝反问了一句,一簇簇万寿菊在小小的花坛里开的轰轰烈烈。
“可是,安宁怎能与九郎想比?九郎归来之后,即使没有光明正大的身份,隐于暗地,也是能为我大周做不少事情的。”周弘也不想区别对待,只是实话说,安宁这样深闺里养大的娇小姐,再怎么聪慧也不可能有温九的才干胆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温九的价值比安宁大的多。
“她在漠北,一样能够为大周做事,温九的能力朕完全不否认,深藏敌后才是最正确的策略。”
武帝断然拒绝了周弘隐藏的要求,“如今大周的国力是恢复了一些,贸然将温九接回来所造成的后果可没有那么简单,你觉得大周真的能承受?”
周弘嘴唇嗫嚅了几下,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不是么有见识过民间疾苦、只会纸上谈兵的太子,将近一年的游历,那些号称路不拾遗的州府和传言匪盗横行的凶地他都去过,对底层人民的生活也有极为清醒的认识,即使武帝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农耕,清理贪官污吏,短短的几年时间,恢复的不过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兵力而已。
边境永远都不会是安稳的地方,最精良的士兵,除了禁宫,就属那些边境州府了。
“可是总还有其他办法的。”周弘脑子转得飞快,就这么看着温九就在漠北那样的地方度过一生,他真的不愿意,“只要给她足够的人手,颠覆漠北也不是不可能。”
“何以见得?”武帝稍稍眯起眼睛观察着亭子周围的花朵,右手五指张开放在石桌上,仿佛握住了大周的天下。
“你就对她这么有信心?”
周弘略低着头,快速的解释:“父皇,可能您不大知晓九郎的才干。我与她一同读书习武一起长大,自然了解的更多一些。她在朝堂之上历练了几年,可能没有做出什么超出寻常的大事,但种种小事也是最见功力的。”
他咽了口唾沫接着说到:“起初一年,他在翰林院整理历年来的兵力增添,不到三个月就总结出了各处征兵的最佳路线,资料之翔实,细节之真实,久经战阵的陆将军也对她赞不绝口。
这些事情都是卷宗可查的,父皇若是不信,一查便知。
近几年她在漠北,时不时也会与我通信,这几年她拉拢了一大批漠北底层的中原奴隶,耳目之灵通,等闲琐事绝瞒不过她去,更有几位贵人倾力相助,九郎不仅稳稳地掌控住了局面,再进一步掌握漠北的更多权力也不是不可能。”
他尽可能简略的描述了自己对温九的认知,即便如此,还是不自觉的添上了许多溢美之词,稍稍抬头看向武帝,不知道他会如何决断。
“你说的这些事情,朕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并不算什么新鲜事。”武帝没有看他,“一旦距离过近,也会陷入某种不一样的陷阱啊?”
周弘知道这事父皇在提点自己,站在他的角度上,这个伴读过的自然是越舒畅越好,怎奈何这样的心思过于急切,他反倒失了平常心。
“父皇的意思是,您答应了?”
武帝听着那强忍者雀跃的语气才忍住回头瞟了他一眼,轻哼一声,“答应不答应,事情还是要她自个去做,大周是中原第一强国不错,可树敌颇多,属地广大,不可能全力支持温九。你让她把握好分寸,要是出了什么事,朕要亲自押着她向老温谢罪。”
武帝不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可他现今所作所为,颇有一些这样的味道。押着向温老将军谢罪,可不是得要回来大周,到雍州祖地当着那座碑告罪?
那还不是隐喻着一定会将温九救回大周?
他有点想笑,顾忌着武帝的面子没有笑出声来。“儿子知道了,父皇放心。”
“嗯,你心里有谱就好。”武帝再提了一句便换了话题,“说起安宁,她在季舯部过的也不错,没像温九那样闹出那么多事。”
同样与这个妹妹有着书信往来的太子周弘没有接话,真的事没有闹出什么事?只是事情你不大了解吧。那季舯部国王的后宫里,几乎就剩下安宁一个人了,至于国王原来的那些成年的儿子,不是疯了就是傻了,武帝自己的后宫很干净,也不去关注这些事情,但这是谁的手笔不言而喻。
“安宁也不是什么傻姑娘,过得好是应该的。”若是连着些都做不好,那活着就很艰难了。譬如哪一位和亲到魏国的公主,早早的就在宫廷斗争之中丢掉了性命。
到了如今,除去她的家人,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她的名姓了。
这不是她自愿选择的路,但人生一世,自己都不拼命活下去的话,又有谁能天天庇护你呢?
“安宁的路子跟温九不一样,你多看这些,派些医者过去瞧瞧,在漠北那边这件事处理的就不错。”
武帝自己都忍不住拿温九跟安宁对比起来,何况周弘呢?安宁简直是困居深宫的典范,外面的局势她很难影响到,即使在后宫里近乎一手遮天,搜集情报还是没有温九来的好。
“商路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去处理了,有空的话你也看这些,必要的时侯叫上周清也行。”
武帝忽然想到什么,又补充了一句,“回来了就收一收心,再别总想着往外跑,近些日子先过来帮我看看奏章。”
“儿臣遵旨。”周弘站起来郑重其事地唱诺,他本就是想着好好收收心提武帝分担一些压力,这样就再好不过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