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谷一战,共歼灭敌军700多人,俘虏200多,吕拒也在其中。

“你就是吕拒?”王大定面前,吕拒被五花大绑,按跪在地上,,盔甲狼藉但是完好,全身没有一处伤痕,甚至连一丝血迹都没有,可见他并未进行战斗。

的确,吕拒和他的亲兵一起,被俘虏时一脸懵逼,到了现在,他才完全明白过来。

“你算计我,赢之不耻!”吕拒愤愤喝道。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哪有这么打仗的啊?

东路军自赵郡出发,距离玉女关300里而已,不到五天就能赶到玉女关。换做谁,肯定都会想着先集中兵力对付东边的赵军啊?

可是一个王大定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弃距离最近的东路军于不顾,反过来利用粮谷算计起他的西路来,精神要是没点问题,谁能想到这么个损招呢?

心里既敬佩又后悔,可是嘴上却十分强硬,骂道:“王大定,你使诡计不算本事,我不服!”

“如今将军已经是我的阶下囚了,还这么嘴硬。”王大定看着他又气又悔的样子,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嘴上更是乐开了花。

“你不要高兴太早,你们燕国就要完了,你也闹腾不了几天了!”吕拒喊道!

王大定突然哈哈大笑,对左右说:“人说赵国多壮士,这一路上,李成烈,刘典敛等英雄比比皆是,吕将军既然如此壮烈,咱们也不能让他死不瞑目。”

又转过来对吕拒说道:“我现在就放你回去,你重整兵马,改日与你排军列阵,一较高下!”

“你当真放我?”吕拒狐疑问道。

“当真。”

“你不要后悔!”

“你若是敢,我自然恭迎。”

王大定之所以放了这个吕拒,不为别的,男人何苦为难男人呢,谁活着不是为了一口气啊,这么让他怨愤而死,实在是造孽。

当下王大定整顿兵马,计划佯攻骐城,将此时已经占据玉女关的东路赵军引到山谷之中,择机将其歼灭。

突然一个军士慌慌张张的前来,手里捧着一封书信,说道:“小公子,这是刚刚从敌人俘虏身上得到的情报,万分紧急。”

王大定打开书信,不禁大惊失色,立即改变计划,沿着阳泉河,东南而下,深入赵国腹地夏丘郡去了。

书信上写的什么?

原来赵国在赵广安上台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动。

首先是河中郡方向,他一面派人安稳王忠父子,一面又要王忠出面,让他带话给燕王,表明赵国和谈的条件。

其次是命令边境各路军队后撤三十里安营,向燕国展示赵国对于和谈诚恳态度。

最后是释放燕军战俘,主动示好。

王忠等人其实也不想脱离赵国,但是因为杀了赵飞云,他不得不反,如今赵广安扔来了橄榄枝,他便动摇了,充当两国谈判的中间人。

最终两国谈判定于五月十五,王大定发动水门关战斗的前一天,地点因为赵国主动后撤三十里,所以选在了海津河南岸,赵国境内北定县的一个名叫骓奔的小村。

在敌国的领土上进行和平谈判,是只战争胜利者的象征,这对于弱小的燕国还是头一次,对燕王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啊,简直是光宗耀祖。

当天一早燕王沐浴更衣,率领各路诸侯并1000铁甲骑兵与百辆战车亲临骓奔。

在他的身后的海津河北岸,更有5500名士兵列阵等待,随时应变。

赵国方面,由赵广安带头,包括王室宗亲、四郡公爵、各路军指挥官并一千兵马赴会。赵王没有来,不过他一个三四岁的娃娃,本来也没人在意。

到了谈判这天,骓奔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前面繁复的礼仪略去不提,单说赵广安与燕王会面,赵广安以一方诸侯的礼仪参见燕王,凡是说话,开口第一句便是:微臣上奏!微臣请旨云云,倍儿给面子:直捧得燕王飘飘然,竟当真把赵广安这个赵国大丞相看做自己的臣子,呼来喝去,舒坦极了。

燕王飘然问道:“赵广安,听说一年前你与赵云飞决战青龙河,最后大败投降,为了保命,甘愿做赵飞云的骡马,每天骑着你游街玩乐,可有此事?”

此话一出,赵国人各个怒火冲天,燕王好生无理,竟然在如此场合揭露赵国大丞相当年的难言旧事,就如同打了自己家人的脸一样,谁能忍得了?

然而赵广安却喜上眉梢,跪下谢恩道:“只要大愿意,微臣愿亲赴蓟城,供大王游街玩乐。”

燕王得意的笑着,装作关心的说道:“切记下君之一言,改日,本王直捣赵郡,再与你会今日之约。”

“哈哈哈!”燕国诸将纷纷大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