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爷爷奶奶家离开已经是下午两点,接着姐弟俩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往东方而去。
去之前老妈特地跟小姑家电话联系过。
小姑正在家等着姐弟俩。
今天小姑父的船还未回来。
小姑说,你俩不急着走,先玩会,你小姑父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港,到时再拿些今天刚捕的,新鲜。
那就等吧。
带些这种市面上不好买、但也算不上贵重的海货土特产去送人倒很合适。
比如刘飞家啊、罗梅家啊。
这种东西,吃起来跟市面上买到的真不一样。就说最简单的紫菜,超市里买到的是晒成干的紫菜,虽然包装看着精美,但与直接从紫菜网上摘下来的新鲜紫菜的口感仍是差不了少。
直接摘下来的,无论用来烧汤还是包饺子,都鲜嫩到令人难以忘怀。
于是……既然来了,又既然闲着无事,姐弟俩便拖着自行车爬上了大海堤。
小姑去港口等小姑父去了。
其实这海真没啥可看的。
甚至于还很让人反胃。
如今这个季节,大堤下的混凝土防洪坡上,晒着密密麻麻的各种海货,离得老远便能闻着腥味儿,再稍走近一些便能看到硕大的绿头苍蝇满天飞。
相比大海而言,江木对脚下的大堤更感兴趣。
有一次,记得是九几年,他才十多岁,正在上学。那时的大海堤并不是现在脚下这个,而是再往东去大约一两百米的一条泥堤。
那年汛期非常猛,眼看着就要溃堤,一旦如此便是天大的灾祸,损失不知得有多大。最后是一大卡车一大卡车的兵哥哥,不要命似的拿身体堵,之后又用装满沙包的卡车和船堵,才让百姓逃过一劫。
正是因为此,那时还是个懵懂少年的他,对兵哥哥们产生了无限崇高的敬意。
救下险后,ZF终于拨款,往后退了一段距离,重新修了现在脚下这条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堤坝。自此后,波涛汹涌的大海终于温顺,再也不用每年所有村都出劳力去抬石头“治海”了。
如今里面的泥堤已经无影无踪。
姐弟俩往南走了一些,因为南边没人晒货,比较干净。
而且堤上还有一座附近唯一的亭子,当年修堤时一并盖的。
秀儿已经挽起裤脚,下了堤跑到沙滩上捡贝壳玩,江木便坐在亭中的长椅子上,托着腮无聊地看着秀儿。
某一刻,身后有一个不满的抱怨女声响起。
“这什么鸟地方,又穷又破又脏又乱,早知道就不来了……”
外地口音,不是本地人。
“喂喂,那个人,这里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地方吗?”
声音有些大,似乎是冲着他喊的,江木便回头看了一眼。
一辆停在路边的红色宝马,很新,看起来应该才买不久。
这时候宝马应该还未合资,所以这车应该是纯进口,这价格可不低。
阳光下,车旁站着两个人,一男一女,都戴着墨镜。
个子都很高,男人估计得有一米五以上,靠近三十岁的年纪,穿着短袖黑T恤,精干的短发,很壮,肌肉虬结,胸前挂着一条十字架项链,给人一副“我很强悍、打架很厉害”的感觉。
女人估计有一米七左右,二十三四五岁的样子。高挑的身材很不错,胸挺大,也很圆。长相也还可以,脸挺瘦的,两只耳朵上挂着明晃晃的大耳环,妆稍显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