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服务人员渣了一点,但醉仙楼确也不愧是钱塘县最好的酒楼,雅间内的布置典雅大方,错落有致,屋内弥散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沁人心脾。墙上还挂着几幅一看就颇不便宜的山水画,平添了一分文化气息。

就餐环境与王癞头的面摊不可同日而语。

李公甫表示很满意,很衬自己的文青气质。又拍了拍腰间鼓囊囊的钱袋,腰杆子挺的笔直,内心中充满了有钱人的志得意满。

当然,大肥羊在前他可没打算花自己的钱,能省则省,他就是这么一个节俭的人。李公甫摆出一副矜持的姿态,面色淡然,好歹上辈子也算见过世面,这些小场面他完全能Hold的住。

可陈狗蛋和二狗子就不成了,两人从出生到现在哪儿有机会进来如此高档的场所?登时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左顾右盼,那副恨不能将眼珠子扣下来贴墙上的土包子模样让李公甫的眼角狠狠跳了跳,不忍直视。

所以他将目光落在了桌面一小块未擦拭干净的油渍上面,眉头渐渐皱起,脸色凝重。随即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中,李公甫豁然起身,跟狗撵似的蹿出了雅间。

不一会儿拿着一块洁白的抹布回来,后面还跟着个表情迷茫的店伙计,手里捧着一只装满水的水盆。

李公甫没有管其他人的目光,拿着抹布就开始擦桌子,里里外外都擦了一遍,甚至一条细缝都不放过,直到桌子变得光可鉴人、纤尘不染。然后又将双手放入水盆中仔仔细细地搓洗了一遍,再擦拭干净,方才心满意足地吐出了口气,施施然坐了下来。

大肥羊,不,黄大千眨巴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带动着胖脸上的肥肉一起抖了抖,满头雾水地询问左首的陈狗蛋:“兄台,李兄这是作甚?”

陈狗蛋带着蛋疼的表情撇着嘴回答道:“叫花子过年——穷讲究呗。”

“非也。”黄胖子摇晃着圆脑袋,对陈狗蛋的观点很不认同,一脸不以为然,“吾观李兄这是箪食瓢饮不改其志,风餐露宿不忘初心,真乃雅人也!”

“哈哈,还是黄兄懂我!”李公甫闻言大起知己之感,对这头胖乎乎的大肥羊越看越顺眼,自己可不就是一个雅人么,洁癖怎么了,那叫瑕不掩瑜。关键的关键是还英俊如斯,如此一块完美之极的璞玉实在是世间难寻,美滴很!

顺带着鄙夷地瞥了陈狗蛋一眼,你懂个屁!

谈笑间酒菜陆续端了上来。

南方菜颇为讲究,做工精细,份量不多,这与南方人的姓格有关,南人好雅,凡事讲究个境界,无论衣食住行,附庸古风的同时,更注重养生和行止优雅,店伙计端上来三荤两素,还有一壶烫好了的花雕,其形精致无比,可份量估计只够塞牙缝的。

陈狗蛋和二狗子毫不客气,举起筷子便据案大嚼,吃得是满嘴流油,如同风卷残云。

事实证明哪怕再帅气的人如果吃饭狼吞虎咽形象也绝好不起来,就比如二狗子这货,此时就跟饿了好几天的狼似的,吃相颇为狰狞。

李公甫眼神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心中鄙视之极,两个没出息的败家玩意儿!

优雅地抬起手,夹了一筷子尝了尝,暗暗点头,味道确实不错。

话说此时的大宋已经有了炒菜,随着铁锅和食用油的普及——特别是后者,宋朝的农业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直到1949年后,新华国的农业技术才得以超越宋朝),粮食作物产量增加,因此一部分耕地可以用来种植油料作物、蔬菜,农民可以有饲料养殖更多的牲畜——炒菜由此方兴未艾,开始蓬勃发展。

所以那些穿越到宋朝的同行们如果指望靠着发明炒菜来发家致富的话,李公甫只能贴心地说一句,想多了老铁!还不如直接当个厨子靠谱。

不过李公甫还没吃下多少便彻底丧失了食欲,毕竟任谁在吃菜的时候旁边有个人不住地吐槽这菜怎么怎么难吃,估计都没啥胃口了。

这就好比你在拉屎的时候旁边蹲了个人死盯着你看,那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关键是人家不止看,还吐槽你拉的贼臭......

羡慕地看了一眼继续狼吞虎咽,丝毫不受影响的狗蛋二人,又转头看向一边喋喋不休吐槽着饭菜,一边用殷切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黄胖子,李公甫认命地叹了口气:“黄兄,不如去往吾处一品珍馐如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