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鄙视归被鄙视,但龙岩峰还是挥舞他那锋利无比的小锄头,将韩旭洲这位手底下攒有五十二颗首级、自己毛都没少一根的猛人给挖到了自己帐下。由此他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看到比较能打的、有朝气的人就想往自己帐下搂!
这种做法是很犯众怒的,很快他在各边镇将领中间便臭名昭著了,以至于各边镇将领看到他,第一反应就是将手下的精兵强将藏得严严实实的,以免被他挖走。
现在他还没有犯众怒,但已经将黄镇给气得够呛了。这位参将大人给他们安排好驻地,并且让人送来粮草之后愤怒地离开了。看他那气得高高鼓起的肚皮,估计他今天的晚饭可以省下来了。
气都气饱了!
驻地设在张垣城西的守御千户所。这里原本驻扎着一千多名士兵,是抗击鞑靼入侵的主力,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守御千户所都荒废了,士兵跑得一个不剩,房舍被鞑靼人烧了又烧,只剩下一片断垣残壁,还有遍地的人畜粪便。龙岩峰走进去,看着长满了杂草的墩台直发愣:“这……这就是一个千户所?怎么连乞丐窝都不如?”
戚金一脸忧郁:“你说对了,卫所兵真的连叫花子都不如。好歹叫花子还有人愿意当,但卫所兵压根就没人愿意当!”
龙岩峰说:“卫所兵有田分的!”
戚金面无表情:“那是以前。”
龙岩峰说:“卫所兵有耕牛分的!”
戚金说:“那是以前。”
龙岩峰说:“卫所兵可以将田产一代代的传下去,只需要纳很少的税……”
戚金说:“现在不光不用纳税,还可以从朝廷那里领粮饷了。”
龙岩峰瞪大眼睛:“那为什么这里的卫所兵跑清光了?”
戚金说:“说了啊,卫所兵比叫花子还惨。叫花子还有交上好运赚到钱脱离苦海的时候,他们没有叫花子如果找到出路了可以离开,他们不行!”
龙岩峰:“……”
卫所制度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打下江山后,他将手下百万大军分散部署到全国去,每支军队给一大块地让他们建立卫所,发给他们农具、耕牛、种子,让他们平时耕作、操练,自给自足,一旦地方有事立即出动。这遍布全国的卫所就像一根根钉子,深深的锲入这个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控制那一个个卫所,他随心所欲地控制着整个帝国。在开国之初这一套无疑是有效的,当时地广人稀,每一名卫所兵都有足够的耕地,只要辛勤劳作就不难丰衣足食,同时他们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有他们压着,甭管是何方神圣,想要造反都难过登天。冯胜、傅友德、蓝玉、李文忠、朱文正、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物要么是权倾朝野名相,要么是所向无敌的名将,轻轻咳嗽一下都会在帝国引发一场地震,然而,当朱元璋向他们挥起屠刀的时候,他们都只能乖乖等死,为什么?就因为这遍布全国的卫所,如果他们要举兵造反,第一时间就会遭到镇压,压根就没有半点成功的希望,反倒会让自己死得更惨!
不过,只要是规矩都有被玩坏的可能。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大家拿他没办法,只能忍着,但等他死了,那些被他说设立的那套制度压得死死的文成武将立刻就造反了。他们不遗余力的破坏朱元璋所留下的那套万恶的制度,于是大片大片卫所的军田被地方士绅或者卫所的军官所侵吞,卫所官兵的待遇一落千丈,别说镇压地方了,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持续200年的打压破坏下来,在开国之初为维持明朝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卫所制度已经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了。从纸面来看,此时大明全国仍然有2000多个千户所,卫所官兵多达200余万,但这只是纸面数据,很多卫所已经逃得只剩下三五个老的快走不动路的老兵,还在坚持的卫所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像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卫所还好一点,这些地方经济比较发达,他们吃饭不成问题的,但是像西北的猥琐可就惨喽,挨饿是常有的事。在开国之初,卫所是要负责向国家纳粮的,但现在别说向国家纳粮了,还得国家调拨粮响来供养他们!
当然,国家发下去供养猥琐官兵的那些粮饷绝大多数都进了军官的口袋,卫所官兵怨气冲天,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两头不讨好,白白便宜了中间那帮王八蛋。就比如说这个千户所,在纸面上它拥有官兵1100名,军田50万亩,枪械、火炮、马匹若干,绝对算得上是实力雄厚,但实质上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坑爹的就是,这个卫所已经跑的一个人都不剩了,可朝廷每年还得按照1100人来拨放粮款来维持这支已经不存在了的部队的生计。怎么样?是不是挺魔幻啊?
朝廷都是傻逼吗?人家才不傻,跑的一个都不剩才好啊,全都跑了,这些粮款就全部进他们口袋了,捞钱捞的那叫一个爽!
经过戚金的解释,龙岩峰好不容易才弄明白了里面的弯弯绕绕,他不禁叹为观止。都说现代那些老虎厉害,可是跟明朝这帮老虎一比那就是个弟弟呀!至少现在那帮老虎在怎么厉害,也不敢把一支军队弄得一个兵都不剩,还理直气壮的向上头要军费吧?可明朝这些家伙敢,而且还将这当成了基本操作,你服不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