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瞥了他一眼说:日子她是知道的,你还去请她,把她的脾气养老了,她更不知道自己是哪个了,上次下聘礼,也就是我妈的脾气好,我听了就不服。何爷爷说:不和她计较,就是她不回来,她爷爷也做得了主的。

到了星期五,六年级下午还有一节数学课,秋香要把作业改出来,还要布置星期天的作业,就临时请虎哥给六年级的同学复习数学,虎哥看了看教案,太简单了,他不想按这个路子走,想随自己的思路去复习。

六年级只有五六个人,上课了,他就站在前面说:同学们,我是赵老师,认识吧?。同学们齐声回答:认识。赵老师就领着大家复习,同学们,你们现在学的数学,比老师那时学的深多了,我们从简单的复习起,我们知道,数分奇数、偶数,你们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吗?,谁知道?。

后排那个男同学举手了,他站起来说:能被二整除的是偶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是奇数。赵老师说:对,你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同学回答说:我叫黄善仁。赵老师说:你能举例吗?,我们周围,哪些东西是奇数,哪些东西是偶数嘛!。

黄善仁同学说:太简单了,我们身上,嘴巴只有一个,是奇数,鼻子只有一个,也是奇数,两只眼睛,两只手,两条腿,一双手有十个指头,都是偶数,牛也是,他有两只角、两只眼睛,四条腿,都是偶数。

赵老师问在前排的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呀?。那个同学回答道:我叫刘二狗。赵老师说:这个名字不好听,你说老虎遇到狗,哪个能打赢呀?。刘二狗说:当然老虎厉害。赵老师说:既然老虎厉害,就叫刘二虎吧!你回去问问家长,看叫刘二虎行不行。

赵老师说:我看你们学得很扎实,老师在读小学的时候,最难的是文字题,就是应用题,哎呦,那时有个鸡兔同笼的题,你们做过没有?,说鸡兔同笼,在上边儿数,有七十八个头,在下边数,有一百六十只脚,问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

黄善仁同学又举手了,赵老师说:黄善仁同学学得很好,什么问题都难不住他,你说吧!。黄善仁说:老师,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是两只兔子,七十六只鸡。赵老师吃了一惊,他说:哦哟,算得真快,我都没有这么快呢,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黄善仁说:如果都是鸡,应该是一百五十六只脚,现在多出四只脚,应该是兔子的,这四只脚,应该是两只兔子多出来的四只脚。赵老师说:能列出式子来吗?。黄善仁同学说:七十八乘二,得一百五十六,用一百六減去它,就得四,四除以二,就得二,这就是兔子数,再用七十八减去二,就得七十六,这就是了鸡数。

赵老师很吃惊,他说:同学们学得很扎实,我再出一题,是四十三个头,一百只脚,问有多少兔子?,多少鸡?,大家算。刘二虎站起来了,赵老师说:好,请刘二虎同学来说。

刘二虎站了起来,他说:是七只兔子,三十六只鸡。赵老师有点儿吃惊,他说:我们六年级不简单,都能很快做出来,而且对了,是既快又好黄善仁同学举手了,赵老师就叫他说,黄善仁不屑地说:赵老师,这也太简单了,要出复杂的题。

赵老师考虑了一会儿,他说:我出的题既简单,也复杂,好,你们听着,说有一百个和尚吃一百个馒头,大和尚要吃三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问,有多少个大和尚?,有多少个小和尚?。这次不好算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有黄善仁在纸上画着、算着,赵老师就等着答案。

等了好一会儿,黄善仁同学说:老师,我做出来了,二十五个大和尚,吃七十五个馒头,七十五个小和尚,吃二十五个馒头。其他同学,都盯着这个班上的天才赵老师说:你给大家说说,是怎么做出来的?。

黄同学说:我是试出来的,先用一个大和尚试,他只能吃三个馒头,还有九十七个馒头,够二百九十一个小和尚吃,这人数差得太多,就用十个大和尚来试,十个大和尚要吃三十个馒头,还剩七十个馒头,起码够二百一十个小和尚吃,也差得太远,再用二十个大和尚来试,总人数也超过一百,不过人数慢慢接近一百了,最后才是,二十五个大和尚,吃七十五个馒头,七十五个小和尚,吃二十五个馒头,正好一百个和尚,吃一百个馒头。

赵老师说:对,不过太麻烦了,如果出的题复杂一些,你试一天也试不出来,但是我们还是要表扬黄善仁同学,他动脑子这道题如果用代数来解,那就简单了,我们设大和尚为,是未知数。赵老师就在黑板上写出来。

大和尚和小和尚的关系是,赵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出来,设大和尚为,小和尚是100,则31003100,解出来是多少呢?,25,小和尚则是10025等于75。

黄善仁同学说:老师,我们没有学过代数,你拿中学的题来考我们,这不公平,我们这样试是麻烦,你不用代数,算给我们看看。赵老师笑道:我是说、你那样试太麻烦了。

黄同学说:赵老师,你就算给我们看看吧!,赵老师严肃地说:你是要考老师是吧?。黄同学说:不是!。他口里说不是,但他心里头想着,倒是要看看赵老师到底有多大本事。

赵老师说:一个大和尚吃三个馒头,三个小和尚吃一个馒头,同学们,有几个和尚吃几个馒头啊?。同学们齐声地说:是四个和尚吃四个馒头。

赵老师说:如果我们按一个大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坐一张小桌子,可以坐多少桌啊?,是不是一百除以四啊,这样就得二十五桌,因为每个桌子都有一个大和尚,所以,就有二十五个大和尚,有多少个小和尚呢?,就是二十五乘上三,就是七十五个小和尚,二十五张桌子,正好坐了一百和尚,要吃一百个馒头啊!,黄同学,这样算是不是简单一些啊?。黄同学红着脸说:是简单一些。

过了一会,黄善仁举手,他有话说,赵老师说:你说!。黄善仁说:赵老师,能立式子吗?。赵老师说:当然可以!。赵老师看到,一丝狡黠的微笑,从黄善仁同学脸上掠过,赵老师意识到,他要考老师,赵老师说:假设、一个馒头是三两重,大和尚吃三个馒头就是九两,小和尚是三人吃一个,一个小和尚只吃一两,按鸡兔同笼的方法,我们就能算出来。

赵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式子300100825

赵老师说:三百是一百个馒头的重量三百两,一百是、假设一百个和尚都是小和尚他要吃的总重量,是一百两,八是大小和尚的饭量差,最后求得二十五,就是大和尚的人数。

赵老师说:黄善仁同学很动脑子,我出一道思考题,供大家参考,有人去买鸡,大公鸡是五块钱一只,母鸡没有公鸡大,只值三块钱,小鸡娃,一块钱三只,花了一百块钱,买了一百只鸡,问:有多少大公鸡?,多少母鸡?,多少小鸡娃?。

黄善仁在下面嘀嘀咕咕的,赵老师说:黄同学,要说就说大声点,你在说什么呀?。黄善仁说:我幺爷爷问过我,我没有做出来,这是道妖题,没有答案,专门来消磨时间。

赵老师说:你不是善于试么?,怎么不试了?,我提醒你,我问你,四只公鸡,他值多少钱?。黄同学略加思索,嘴里说着数,四五二十,是二十块钱。赵老师说:如果是十八只母鸡呢!,值多少钱?。

黄同学答道:值五十四块钱。赵老师说:公鸡买了四只,母鸡买了十八只,共花了七十四块钱,还剩二十六块钱,可以买七十八只小鸡娃,你加一加,是不是一百块钱买一百只鸡呀?。

黄善仁说:是一百块钱买一百只鸡。赵老师说:同学们,这道题难一点,但不是无解,是可以做出来的,如果用代数解,可立出三元二次方程,条件不够,是多解题,黄善仁同学,你回去试一试,这是一道多解题,还有两个答案。

有的同学看窗外去了,赵老师敲了敲黑板,他说:同学们要认真听讲,下面我们复习距离、速度、追赶,相遇计算。陈秋香老师走到前面来说:今天就复习到这里吧!。

她对同学们说:赵老师数学最好,这是难得的机会,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下课,大家收拾好东西,到操场去等着,回去把米准备好,星期一带来,有菜也要带来,没有就算了,星期一要洗澡,把换洗的衣服带来,下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