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不住火。
在场有这么多人目击,临江王与建陵侯之女在宫宴上私下相会一事,很快就绘声绘影地传了个遍。
按例,过正旦的第二日起应该走亲访友,可谢朗这日闭门谢客,除了一早便赶来的太子夫妇,以及谢朗的长姊、周阳侯夫人谢氏,其余人等,一概莫能进入谢家的大门。
谢朗纠结万分,阿璇也同样辗转了一夜。
为着自己的事情,却让阿父操心至此,她心里既愧且惭。
偏偏无论是姑母,还是表姊,家中并无一人苛责她,反是都对她极力宽慰,更让阿璇内疚不已。
整一个上午,她便来来回回地在父亲的书房近旁徘徊,不敢进,却又不想走。
直到午膳时分,见谢朗仍未跨出房门,阿璇心中担忧,亲自去庖厨点过菜肴,端到了书房门前。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连一丝声响都听不到。
阿璇咬咬唇,低声唤了句“阿父”,轻轻一敲,便推开了房门。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上的绮寮,投注下一道道短而明亮的光斑。博山炉里焚烧着浓烈的果布香,将整个屋子都熏出了一层缭绕的烟气。
谢朗此刻就坐在书案后面,专注地望着面前摊开的一副画像。他眉心紧锁,满脸倦容,似乎短短一夜间就老了十岁。
阿璇心内大痛,她端着食案,缓步走上前去,跪在了谢朗身边,“阿父,过午了,多少吃些东西吧...”
谢朗一怔,终于把目光从亡妻的遗像上调转开来。
他定定地注视了阿璇一会儿,只觉女儿年岁越长,稚气越消,如今的面目神情,竟与亡妻越发相似,一时心中欢喜之余,又生伤感。
“眼睛怎么有点肿?昨夜没休息好?”谢朗关切道,“一会儿让九畹给你敷一敷。阿璇的眼睛生得最像你阿母,肿了、就不好看了。”
...这句话,是她年幼哭着寻阿母的时候,阿父最常说得一句。
瞥了眼父亲书案上的母亲画像,阿璇心中一酸,登时扑倒在谢朗的腿上,呜咽出声,“阿父,对不起...”
谢朗的眼眶也微微发潮了,他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柔声道,“阿璇莫哭。阿父知道,昨晚发生的只是场意外。阿父不怪你,阿璇也莫要再怪你自己...你近来消瘦许多,阿父心中已是十分担心...”
阿璇用力摇了摇头,泪水流得更厉害了。
此时距离谢家倾覆,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了。
前世里直到香消玉殒,她也不过是个才成人不久的女郎。重生后,阿璇固然多了一份谨慎,可沉甸甸的未来就在不久的前方,她没有一天不是忧心忡忡,一颗心上仿佛时刻背了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重生诡秘,不可与人道。未来缥缈,不敢与人言。
她本来以为自己的担惊受怕无人能知,不想,竟然全被阿父看在了眼里...
阿璇心中有暖流淌过,她拭了拭泪,道,“我无事,让阿父担心了。”
她闭了闭眼,半晌后,再抬起头来,道,“就是不知...刚刚太子到来,对此事又是何意?”
提到太子,谢朗突地叹了口气。
默了好半天,他才望着阿璇,慢慢道,“阿父观那临江刘岱,其人身形孱弱,非长久之相;虽贵为皇子,但不为天子所喜,身世尴尬;封地甚远,一去千里之遥,长路漫漫;兼之,大才无有,浅智倒是不少...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人都不堪为良配!”
谢朗性宽宏,而今出口评人,竟如此刻薄,实属罕见。
阿璇怔了怔,却见阿父一顿,又道,“但有一点,还算是个好的...”
谢朗说着,冷哼一声,“此人,至少敢说敢作,不是个懦夫孬种。”
“阿父...是什么意思?”阿璇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