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问这个,桑枝拉他坐下,倒了杯水,和他细细解释。

“这法子叫稻田养鱼,顾名思义,稻苗和鱼苗共生共养,互惠互利。一方面稻田里有许多幼虫,鱼苗还小时以这些幼虫为食,减少了稻苗发生虫害的可能,而且鱼苗还会将稻田里生长的杂草吃掉,比咱们去拔草可彻底多了。另一方面,鱼苗在稻田里,排出的鱼粪又能当作稻苗的肥料,稻子生长自然更好了。而且稻田里的鱼不易生病,鱼长得也好。”

“这还真有效果?”

“当然有,正常情况下,没什么大灾害,稻田养鱼的收成能增加一成左右。”

一成啊?桑父搓了搓牙花子,这一亩田一成就是一斗,这要是十亩地不就是一石!这都够他们家几个小娃娃口粮了。

桑枝瞅着他脸色,又加了砝码,“再说那田里的鱼好歹也是肉啊,不管是自家吃还是送人或是挑到城里卖了,可都是个收成。”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桑枝也不催他,给他添了杯水,接着道,“要不您等我那田里收了再看看?”

桑父一拍手,“成!”

后头没两日他便带着桑材三兄弟帮忙收稻子去了,满村里那片地收得最早,稻子长得还最好,一帮子大老爷们活儿也不干了,扛着锄头扁担就在边上看。

秦武和桑家几人开了两道口,将鱼赶进鱼函,桑母带着丁氏几个在梗上收鱼。

有那急性子的,等不及这慢慢捞鱼,叫了声,“柏子你让开点,我来!”说着汗巾往脖子上一擦,跳到田里,腰一弯开始抓鱼。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鱼都捞上来了,足有两大桶,小的也有小孩胳膊长,看着边上人啧啧不断。

不过要说庄稼人最在意的还得这剩下的稻子,一帮人搭把手,一个多时辰半亩田割的干干净净。

才扎捆挑到大梗上,就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掂量去了,桑父敲了敲烟杆,“怎么样?”

三叔公比了个数,“起码有这个数!”

桑父一看就笑了,他指指左右两边的稻田,“您看和其他家的比长了多少?”

三叔公琢磨着,给了个保守的数,“一成七八!”

嘿!这么多?

桑父烟也不抽了,抱了一捆掂量了下,又去数一共多少,心里也估摸大概差不多,不过嘴上还是道,“稻子太湿了,还得等打出来晒干才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