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黑头法师则以超度亡灵等法事为主。主要供奉法主公,并以黑头巾作为派系之标记,以丧礼法事、超渡驱邪等见长,人称法主公派。另外闾山派还有一支系专职小法,供奉佛教临济宗高僧普庵法师,又称普庵派。
闾山教道坛的法服情况。
以夫人教为代表性的巫法师公,其法服最突出的特征是头系法巾红布,可披于项背,扎神额皮制或称神额,上身穿绿袄或便衣,下身着长裙或短裙紫裙,红色或兰色,跣足,或扎草鞋、布鞋,是一种女巫装束。普庵教中的武教师公则身穿戏曲之马甲和战裙。
闾山派法术以强硬的霸道法术为主,本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想,不管是针对鬼魂还是对手,都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方法,其强硬程度和茅山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闾山派行法的方式看,所用的决和咒几乎都是攻击性的,所踏罡步也体现了闾山派的霸道之法。
闾山派的霸道之法,如:上刀山、下火海、登云楼用三张、五张、七张、九张,甚至更多的八仙桌垒迭,不用任何东西加固,道士在顶层翩翩起舞,行罡布法。、下油锅等都是闾山派独有的。
闾山法脉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原始巫教。每位有官职的闾山法师,都有随身兵马和镇坛兵马。
这些兵马法师可以自己召,可以由师父赐,也可以奏请天曹司院分兵拨将。
闾山兵马可以划分为天仙兵马、地仙兵马、人仙兵马三种。闾山在职能上能统管三界兵马,故称三界五营兵马。
有传承的闾山法坛,还设有另外几营的兵马内密不公开。闾山法师在行法做醮时,视不同的事情会派遣不同的兵马,扶助法师行法,以保法事周全及后续护佑。
天仙兵马,顾名思义,是来自于天曹司院拨给的兵马,可以通过闾山奏职获得地仙兵马,又叫灵界兵马、阴界兵马。
阴兵易召也易损,容易充当炮灰,只要有稍许能力的修行者,在夜间做某科仪都可以召到。
但是召阴兵有个问题,召来小鬼还好,万一召来鬼王,而自身修行不够又无法驾驭。
身体、气色、健康、运势等各个方面都会出问题,若是供养不当,那问题就会更严重人仙兵马,是坛上系统传下来的兵马,师父给的兵马。
还有一种也可以算作灵界兵马的猖兵。
已知的猖兵就有最少三十三个分类,包括因山川灵气汇聚某处孕育而成的精灵,没有走歪道、修成正果的精怪等。
天、地、人三界兵马不是单独的体系,可以按照职能来细分兵种。比如在行法时,有攻城拔寨的、扫荡妖魔的、侦探事物的、侦查地形的等等。这种职能划分,跟古代的军事机构非常相似。
闾山派其实很牛逼,封建王朝的时候,朝廷会专门养一只这样的军队,全由道法高深的道教弟子组成,其中又以闾山派和茅山派最多,闾山派在调兵遣将方面独树一帜。
这里的兵马自然就是阴兵阴将,还有山精鬼魅,家仙这些。
闾山法坛年初的时要举行收兵科让将士归营,布置阵营。
年底要行分年科赏兵犒将,犒赏三军五营,为兵马放假。
每年公事毕,为感谢辛苦一年的三界兵马,随身神灵、护法、玄师,以及坛上祖师。闾山法师会用不同的科仪与咒语在年底进行赏兵犒将,给兵马分发军费。兵马的犒赏,各地风俗不一,贡品也不尽相同。
有用米的,也有用草料的、还有最常见的水果糕点、鲜花宝珠等等,但最主要的是要备甲马。年底休假的兵马,拿着军营分发的军费,有的去看望在世的亲人,也有回天庭访友,或者四处游历增强修行。
本派科仪摘录有此酒化为洋江大海水、此果化为须弥山、此肉化为杨州都杀市、菜蔬化为迭如盘…………钱财化为七保大钱山、军粮化为千万担、马料化为千万石!。
而且闾山派科仪广泛,法器众多,是其他道派不可比拟的。
常用法器有:龙角、铃刀、令旗、金铃、金鞭、宝剑、朝板、马鞭、飞箭、雷令、戒尺、天蓬尺、手炉、水盂、拷鬼杖等。
闾山派的法术福州龙潭角,如今真的是南台岛上一个小角落。江滨仓前路穿过这里时,往里靠了靠,剪下指甲般的一小片临江地带,有人建起了围墙,门额上书“龙潭角”,又有一排小字“祈雨处、放生首池”。
道教犹如长江大河,分出许多支流,这些支流各有千秋,其中的术法玄学真不是空穴来风。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