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试探性的应声。
谁知徐邦宁却笑着摇头。
“陛下若当真放了海瑞,于满朝文武而言,乃是一种警示,一种陛下意欲重振朝纲,整顿吏治的警示。”
“试想海瑞治安疏所言为何?不正是吏治崩滑官员腐败民不聊生?陛下若不但没有追究海瑞大逆不道之言,反而还放了他,这岂非是一种震慑人心的警示?”
“一旦如此,朝臣对海瑞势必多加忌惮,而陛下自然不会对其委以重任,殿下这时候出手招揽海瑞,一来顺从了陛下震慑人心的意图,二来也解决了陛下不愿对海瑞委以重任的难题,三来还能得到一位忠正纯臣,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其实关于海瑞被放了之后何去何从,徐邦宁在进宫面圣前就想好了。
他自然不会将海瑞推到徐阶那一边,而嘉靖又不会重用海瑞,所以唯有裕王才是海瑞的希望以及机会。
当然,这样做肯定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海瑞说到底还是得罪了嘉靖,乃是大逆不道之辈。
但细细想来,若嘉靖放了海瑞,那自然也就不会追究裕王招揽海瑞,再加上嘉靖本身时日无多,只要能稳住朝局,他又何必再大动干戈?
听得徐邦宁之言,裕王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
他正要出言,却不料被冯保抢先。
“徐大人说的天花乱坠,可实际会如何,无人知晓。”
“你怎么就肯定朝中没有人会阻止陛下放了海瑞?就算陛下放了海瑞,你让殿下招揽海瑞,岂非故意让殿下在朝中树敌?”
冯保还是很有远见的,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
海瑞之事,可大可小,可深可浅。
不认真追究,只是一个臣子犯上直谏,认真追究起来,那便是户部,吏部,内阁等官员的失职。
想必此时此刻,无论是户部还是吏部,早已对海瑞恨之入骨,恨不得海瑞能早点死才好。
毕竟海瑞所属户部,而吏部又负责官员评定,如此之人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们肩上的责任自然可想而知。
于此,裕王若是招揽海瑞,势必让户部,吏部乃至内阁感到疑惑,甚至对裕王府产生忌惮和仇视。
“公公此言差矣。”
“朝中有没有人阻止陛下放了海瑞下官不知,但就算有人胆敢这么做,想必也不可能阻止陛下的决定,其中缘由,显而易见。”
“而陛下放了海瑞之后,殿下若是招揽,这些人会不会对裕王府怀恨在心,其实大可不必担忧。”
“现如今谁不知晓殿下乃是唯一的国储?一旦陛下有任何闪失,殿下便是明日之君,这些人除非嫌自己的命太长,才会跟裕王殿下作对,不然他们绝不会对裕王府有任何念想。”
“裕王府向来不受重视,此次乃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殿下在陛下和满朝文武面前树立威望,只要殿下招揽了海瑞,并给予其能发挥其才能和志向的合适职位,朝中上下日后必定对殿下今日之所为敬佩之至。”
“至于某些人公公若是觉得殿下此时还不能与这些人彻底决裂,倒也可以稳一稳,暂时不用给海瑞过高的职务,先保住他一命,稳住朝臣之心即可。”
徐邦宁的一番话说得极为透彻,将所有能顾及到的,基本上都已经顾及到,没有任何遗留。
站在裕王府的角度上来看,这么做的收获远高于风险,裕王府没道理干看着没有任何行动,若不主动出击,满朝文武谁能在意到裕王呢?
毕竟裕王日后是要当皇帝的,提前积累点经验,总归是没错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