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玩家、普通文明,占领一个恒星系,建造一个恒星空间站就足够了。

一座空间站,承担舰队的建造和维护任务,一般情况下没有压力。

所以,在一个恒星系建太多的空间站,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讲,反而不是个好策略。

如果只是为了多一条战舰的生产线,对于弱小的文明,就更没必要了。

文明发展,是与漫长的时间做战斗。

如果敌人都打到门口了,你才开始临时建造舰船,怎么可能来得及?!

当然,这只是一般玩家的定式思维,不能套用在燕旭头。

百倍加速在手,燕旭还还真能做到,临时加建舰船,快速备战!

而这个时候,生产线不足,就是一个掣肘了。

“只要我舍得资源,多建几个空间站,不就可以多一些战舰的生产线了?”

燕旭的想法很简单,多线程下饺子!

一个空间站不够,就多个!

哪怕有点浪费资源,燕旭也不管了,先对付掉眼前的敌人再说。

恒星舰是大杀器,能不用就不用。

随即,燕旭找到建造空间站的按钮,狂点9下!

【叮!检测到玩家建设星垒外太空建设,原始耗时720天,百倍加速已启动,耗时缩短为7.2天!】

【叮!检测到玩家建设星垒外太空建设,原始耗时720天,百倍加速已启动,耗时缩短为7.2天!】

...

一连串的提示响起,直接消耗9k合金,9k能量币,九座空间站全部开始建设。

没别的,为的就是空间站自带的战舰生产线!

一个星期时间!燕旭要十线程全部拉起来。

到时候,每条生产线全部开动,一天一艘驱逐舰。

十个一起,每天就是十艘驱逐舰!

去除建造星垒的时间,燕旭还有额外7天的时间,可以用来生产驱逐舰。

这,就是70艘驱逐舰啊!

到时候,燕旭的配置就是40护卫舰 70驱逐舰!

数量、质量,全面领先来袭的舰队!

就这样,全帝国进入备战状态。

一号殖民地,燕旭也额外多建设了两座空间站,保证驱逐舰的生产速度,为战争留好容错。

母星系,10条战舰生产线很快投产。

每天都是10艘驱逐舰的产能!

全民动员,从海军学院招募学员,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模式,驱逐舰很快也能组成战斗力。

从帝国的整体状态来说,可以用米凯拉做比喻——外松内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