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挺远,许把头站住脚对崔公子与程姑娘说道:“两位别怪我仗着年长话多,只不过放山规矩多,要提前说才好。”

崔泽:“许把头请讲。”

“我们放山人进山第一件事不是寻山宝,而是先祭典老把头,然后再搭窝棚,最后才是开始寻山宝。”

程悠悠对崔泽点点头,说道:“就按照你们的规矩来。”

都已经来到了北山,还有什么可着急的?

到了哪里就要遵从哪里的规矩。

“多谢程姑娘与崔公子的体谅。”许把头庆幸这两位不是骄纵蛮横的主儿,省下了许多口舌。

两个伙计开始搭上窝棚,因为要在山里逗留几天,必须有住的地方,所以两个伙计麻利的搭好三个窝棚。

程姑娘一个,崔公子一个,剩下那个是他们挤挤就好。

端锅的伙计拿出供品,摆好。

林边棍点着香,烧上纸,然后将香分到放山人手里。

从东到西一字排开,由许把头带着齐刷刷的磕头上香,说道:

“老把头,

俺们爷们儿要进山了,

求你保佑太太平平的;

这趟找到溜腿子,

回来杀猪买猪头,

再来给你供上。”

许把头说完,身旁的兄弟们一齐说:

“上山挖棒槌,下山捡鹿角!”

说完,他们都站起来,准备东西正是进山。

程悠悠从旁边看着他们的祭典仪式,猜到许把头说的“溜腿子”应该就是五百年的人参精,毕竟那个年份的人参精已经长出腿满山跑了,起个“溜腿子”的名字也应景。

这方面的行话程悠悠也能听懂一些。

比如最开始的人参叫做“山花子”,等长了三年后叫做“巴掌子”,等巴掌子再长五年就变成“二甲子”;

二甲子再经过几年,变成“灯台子”,如果不被山牲口或者人踩到的话继续长,灯台子就变成了“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

要是被踩到了,可就不一样喽,那就是三年不出土!

所以一般的放山人上山都是这样“喊山”的。

有人发现人参就喊:“人参!”

把头要接山:“几品叶?”

发现人参的人就要回答,几品叶几品叶的。叶越多越好,越说明人参的年份长。

所以放山人还称挖大人参为“拿大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