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的死,就这样在内阁几乎可以说很草率的定下来,给了他基本的脸面,但也不算多。
不过就在张四维准备离开去送奏疏的时候,外面芦布拿着一份书信快步过来,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耳语几句。
魏广德微微皱眉,接过书信抽出里面的信纸看了眼。
随即,之前还紧皱的眉头舒展开。
“子维,你先把奏疏直接送到司礼监去吧。”
魏广德对张四维说道。
“好,我这就去。”
张四维答应一声,随即拿着奏疏就出了值房。
而魏广德,这时候也拿起手里的书信看起来。
书信上的字迹,魏广德还是很熟悉的,张居正的信没跑。
只是,张居正这份书信来的有些蹊跷,随着新郑官府关于高拱的报丧文书一起送到京城。
文书进了礼部,而书信却是送到魏广德家里。
魏广德仔仔细细看完书信,随即就把信纸折好放回信封里,收入怀中。
魏广德有点印象,后世议论张居正的文章看过不少,都知道他是在死后被人清算,其中重要的一条好像就是这高拱临死前写的一本书。
具体什么书魏广德不知道,但是就因为这本书,最后成为倒张的导火索。
但是,手里的书信,确实是张居正之前就写好的,交给了新郑高家人。
想到之前有消息回报,张居正南下路途上,专门去了新郑看望高拱,高家有张居正的书信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奇怪的是张居正这份书信,是叮嘱魏广德,若是在他回京前高拱就病逝,就一定要魏广德帮助高拱得到朝廷的抚恤和恩典。
这书信可是高家人送来的,显然是张居正在新郑时候写好交予高家人的。
对此,魏广德不得不考虑张居正见到高拱的时候,他就已经卧病在床这种可能。
对于高拱,魏广德早就不关注了。
有张居正和冯保在朝,就当今天子的那点情份,高拱是根本不能再次复出的。
所以他才会在看到高拱病逝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张居正跑新郑的目的就是为了干掉高拱。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居正写信要他帮着讨要朝廷恩典,是否两人见面已经冰释前嫌?
魏广德不是很确定,不过两人表面矛盾就是政见不合,但是更深层次还是因为高拱的容忍肚量不够,似乎一直担心裕袛旧人篡夺他的权利,所以之后一直都对过去的同僚进行打压。
不过,高拱似乎一直对张居正都是个例外。
这就让魏广德不得不考虑,是不是心高气傲的高拱,或许从始至终就看不起过去那帮同僚,包括陈以勤、殷士谵和自己。
或许,也只有满腹经纶的张居正勉强能入他的眼,所以才会在提防之外又适当关照。
两人的交情,在过去的时候还是很好的。
魏广德认清楚,不管是在裕王府,还是在国子监,两人都相交莫逆,无话不谈。
虽然有争吵,但都是因为理念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
想来,被驱逐后这些年高拱也应该能看到,张居正主持的朝廷其实不错,做了许多前人不敢做的大胆之事。
魏广德不知道张居正和高拱见面说了什么,但最起码张居正暗害高拱的可能性被无限降低了。
有了张居正的书信,魏广德自认为之前作出的票拟,在内廷里通过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虽然高拱要的抚恤和恩典没有全部达到,但最起码朝廷面子上还是给够了。
消息很快也传到宫外,六部和其他在京衙门里,百官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众人对高拱的态度,其实还算比较一致,那就是高拱的性子,实在不宜同殿为臣。
只不过在张居正大力推动改革,行考成法和清丈田地之举后,他们又觉得好像高拱执政的话,或许比在张居正手下干活要轻省许多。
是的,张居正的改革动了他们的利益,而高拱在位的时候也就是打击异己,只要自己不和高拱对着干,棒子也打不到自己头上。
为此,现在的百官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记起高拱的好,至少高拱只知道整顿吏治,却不会对他们的根本利益出手。
内阁奏请恢复高拱的官职,按品级下葬,倒是没什么人反对。
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新科进士。
他们可不知道高拱之前的情况,就算了解也只是在民间时道听途说,并没有亲身感受。
所以,这样的人极易受到周遭人议论的影响。
现在身边官员大多都念着高拱的好,可不就让他们心里生起一丝疑惑,为什么这么好的官员会被朝廷罢黜?
于是,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对张居正和冯保勾接的流言开始在朝野更加肆无忌惮的传播开来。
这些,都不是身处高位的张居正和魏广德能知道的。
毕竟,都是最底层官员之间的私下里的交流,他们根本无从得知。
晚间,魏广德回到府里,进门时对张吉说道:“派人联系下,我要知道首辅南下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新郑,他和高拱说了些什么,要是能打听到一并带消息回来。”
其实,张居正南下的时候,魏家就有派人跟着,这已经是习惯了。
就好似张居正虽然离京,但他相信张府也有人关注着魏家这些天的一举一动。
倒未必是要向对方做什么,但防一手总是要有的。
只是因为这个时代消息传递的闭塞,自然不能做到时时回报,而只能在沿途监视记录下来,只有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才会安排人快速向京城魏府传递消息。
而张居正一路南下行程都还算正常,自然不存在需要紧急回报的情况,所以府里一直也没收到消息。
而张居正南下的消息,更多还是北上客商传递过来的。
他们活在路途上看到,或听人道听途说一通,就把消息带到京城传播。
进门以后,魏广德也似乎想起来听到过的消息,于是又对张吉吩咐道:“把坊间近段时间的传闻给我报上来。”
魏广德依稀记得后世关于张居正改革的事儿,说的也就是什么一条鞭法、考成法,其他的提及很少,但是有一件事儿却一直有写,那就是张居正会湖广老家时坐的轿子。
好家伙,传说是三十二人抬的大轿,轿子之大远超所有的轿子,据说轿子里面做了隔断,分成了卧室、书房和厕所等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