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三殿下,这毒盐石是否也可提炼出此纯度的盐巴?”

李承秉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李承秉本是前元小吏,因对盐课税了解甚透,被朱元璋升为从四品的都转运使。

平素耿直,一心扑在盐税革新上。

若此法真行的通,那就可以解决当下的盐巴产量低,运输成本高的难题。

“三殿下是从哪些古籍所悟,可否现在给臣演示一遍?”

张让不信邪,听说伪元占据的北海能产出纯白的盐巴。

自认为朱允熥拿的一小撮高纯度的盐巴是从胡商手中所得。

“你俩别为难咱的孙子,咱已命人去宫外开取矿石,等会儿便知分晓。”

朱元璋心中也有三分怀疑,但止不住内心的兴奋,连夜命人出宫取盐矿石。

“孙儿此法跟传统的五步产盐法类同,只不过多了些提纯的程序。”

朱允熥可不想被张让看轻,说道。

“陛下,来了。”

黄狗儿进殿禀道。

“走,咱看看。”

殿外,朱允熥让人点上柴火,支起一口大锅,倒入一大锅水。

将盐矿石放入铁锅内,不一会儿冒出白腾腾的热气。

朱允熥按照朱济熺交待的法子。

一步步进行溶解,过滤,结晶,再掺杂卤水蒸发稀释,结晶。

李承秉看后,直拍脑门,盐卤,最关键的就是盐卤。

海盐本身就是卤水,可盐矿石没有。

只要加了卤水,就可过滤掉许多的杂志,色泽感就不会差。

朱允熥捧着白花花的盐巴呈给朱元璋。

“好,做的好,允熥你做的好!咱家的孩子都不笨。”

朱元璋搓了搓盐巴,毫不吝惜的赞扬道。

早就闻讯而来的朱允炆,看到这一幕,脸色铁青。

这位三弟,今晚是彻底回到了皇爷爷的视线中。

他不明白,一向不爱读书,顽劣不堪的朱允熥怎会制盐之法。

有人指点,对,定是有高人指点。

是谁?到底是谁?

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小动作。

朱允炆内心咆哮着。

“你俩明早给咱把此法能具体实行在哪些方面,陈奏上来。”

“是,陛下。”

张让内心苦涩,还有三个时辰上朝,这是今夜不让休息了啊!

“都回去吧,允熥陪咱说说话。”

众人拱手行礼后,离开。

回到奉安殿。

朱元璋屏退左右,殿内只有祖孙二人。

朱元璋看着与平日判若两人的朱允熥,慈祥的面孔变的严肃起来。

厉声问道:“允熥,是何人在背后给你指点,出谋划策?”

扑通!

朱允熥跪倒在地。

内心止住对朱元璋的畏惧。

说道:“孙儿在书中看到,春秋时楚国国君庄王继位三年,整日喝酒打猎,观看歌姬表演,全然不顾国家大事。

有朝臣进谏,却被他关进牢里,并在宫门口悬挂牌子,进谏者杀无赦!

伍举进言:闻楚国有只大鸟,身披五彩,神俊异常,却三年既不飞也不叫,为何?

庄王答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必惊人。”

朱元璋冷冷问道:“有皇爷爷在,你怕什么?”

楚庄王三年不飞不鸣,是因为朝局混乱,矛盾尖锐。

表面装作沉迷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实则以静制动,以辩忠奸。

“孙儿自幼顽劣,不讨皇爷爷喜。

母妃早逝,父亲走后,孙儿没有了依靠,孙儿感到孤独,害怕。

回想之前,孙儿有愧于皇祖父,有愧于父亲。

身为龙孙,应多读书,多历练,多了解朝政,多了解民间疾苦。

好替皇祖父,父亲分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