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晋世子说的对。”
黄子澄出列回道。
“哼,济熺,你既然明白这句话其中的道理,那你怎么还在课堂上顶撞自己的老师?”
朱元璋厉声问道。
朱济熺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不愧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帝王。
发怒时所带来的威压,让人不寒而栗。
“皇爷爷,孙儿并不是顶撞,只是与黄师傅坐而论道,请皇祖父明鉴!”
“坐而论道?你给咱说说怎么个坐而论道?”
“昌黎先生在《师说》中讲,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故孙儿认为学习时有不懂或是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黄师傅定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通晓古今,但黄师傅不一定懂得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
“孙儿跟黄师傅讲如何能够让年幼的叔叔们和弟弟学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就是坐而论道。”
“可黄师傅执意于惩罚孙儿,而不是与孙儿论道。”
朱济熺不敢含糊,以朱元璋的性格,搞不好会立马赶自己回太原。
尽自己所能想到的,全部讲了出来,幸好将韩语的《师说》背的滚瓜烂熟,高中时候的功夫没有白费。
“黄卿,是这样嘛?”
“是……是。”
黄子澄是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了,是自己失了风度拂袖离去,这样一看,还真怪不得晋世子。
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黄子澄被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了。
“济熺,你这么能说会道,咱看以后就不用去大学堂了。”
朱元璋语气平淡的说道,听不出是喜是怒。
“黄卿,你暂去翰林院侍读学士一职,擢升为太常寺卿。”
在场众人包括朱济熺都是一愣,不知朱元璋何意。
翰林院侍读学士不过从五品的官秩,而太常寺卿是五寺中太常寺的最高长官,正三品的官秩。
“臣谢陛下隆恩!”
黄子澄叩首道。
朱济熺还跪在原地,心里十分的懊恼,不该自作聪明,看样子朱元璋是打算让自己回太原。
“你给咱说说,谁说的在理些?”
“孙儿觉得晋世子说的在理。”
朱允炆拱手说道:“记得皇爷爷教授孙儿处理国事时,都是讲明白其中的道理,缘由,故孙儿觉得读书和学习处理国事时一样的。”
“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本想否定朱济熺,但朱济熺说的在理,自己又必须表现出作为皇太孙的气度。
不能去维护自己的老师黄子澄。
反正朱济熺马上要回太原去了,就剩下一个朱允熥,看他还能如何蹦跶。
朱允炆只好委屈了黄子澄。
朱元璋仍未表态,手一指,“允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