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西班牙在罗克鲁瓦交锋。法军两万四千人,仅有十四门火炮。

而西班牙军两万七千人,也只有三十门火炮。

当然法军合西班牙军所动用的火炮都是加农炮。

历史上松锦之战落败,清军缴获大小火炮三千余门,这其中有不少是小炮。

不过就算是剔除这些小炮,所动用的野战加农炮数量,松锦动用的火炮规模也是超过同时期欧洲三十年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吕岑会战。

而现在陈望所统领下的汉中镇,便有二百二十九门加农炮,最小也都是西制的四磅炮.

这样的火力自然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铸造火炮需要的银钱很多,而陈望现在最不缺的恰好是银钱。

在汉中、郧阳、河南诸府陈望都有大量的田地和矿产,这些是陈望养兵的根本。

而汉中镇下还有两支专门贸易的商号,每年也能为陈望带来的不菲的收益。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收取的关税。

在控制了襄阳以后,凡是经过襄阳的商队舟船都需要缴纳一笔税银到陈望的口袋之中,使得关税更加的丰厚。

现在陈望已经不再需要为银钱所累,每年余下的银钱已经足够他再扩招上万的精锐。

而粮食问题也不再是问题,湖广为天下粮仓,汉中府自今年起始便不会再受旱蝗侵扰。

襄阳如今朝廷虽然派遣了官员来接管,但是实际上真正掌控着襄阳的仍旧是陈望。

张献忠攻破了襄阳,尽戮城中富户,大量的田土因此落在了陈望的手中。

郧阳山区的山民多如牛毛,只是放出些消息,陈望便收获了大批的佃农。

实际上襄阳周围的地方,已经被陈望当作民屯区。

粮饷的后顾之忧早已经被陈望解除。

起码在未来的一年时间内,不需要再担心粮饷的问题了。

“邳州的情况如何了。”

陈望将望远镜放回腰间的筒盒之中,没有再去查看徐州外城的情况。

对于十八斤炮和二十四斤炮这样的重型火炮杀伤力,现在陈望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欧洲陆军在拿破仑时代野战炮基本最高上限就是十二磅,这件事到底是经过实践的检验。

这样的重炮确实不适用于野战,不过用在攻城确实能有奇效。

“十月十五日,山东万民军再败山东官兵,登莱总兵杨御蕃负伤,山东总兵刘泽清军溃败逃,山东官兵因此困守于邳州以西新安,不敢轻动。”

胡知礼回忆了一下这些时日的情况,回答道。

“十月十六日,山东万民军集结上万精骑越过新安,并水师舟船百艘进取邳州。”

“十七日五更时分,山东万民军水师与官兵水师交锋,山东万民军骑兵趁夜南下,攻陷邳州码头,焚毁舟船。”

“官兵水师大败,只能勉强维持守势。”

李青山效仿水浒聚义,盘踞在梁山一带,多次截断漕运,因此麾下有一支战力不俗的水师

“淮水以南万民军趁机大举进攻,如今万民军大部已经渡过淮河,进围邳州。”

对于邳州之战的走向,陈望并没有多少的意外。

这些时日以来,中军将校进行了十数次的沙盘推演,无一例外都是明军落败。

无论是天时,还是地利与人和,全都站在了万民军的一方……

“水师的发展,要提上日程了。”

陈望手扶身前的栏杆,目光郑重。

天灾连绵,北地受灾最重,大疫又起,自然是不能取北。

西南地方情况复杂,与马氏的联姻虽然得到了同意,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马氏会支持着他去夺取西南之地。

西南的沐王府还在,而秦良玉对于明廷也极为忠诚。

秦良玉在,则西南难以生变。

再者西南蜀地道路难行,虽然地方富庶,但是难以为继,支撑大军。

如今之局,其实也就只剩下了一条路——先取南国之地。

南国水网密布,舟船横行。

要取南国之地,必须要有一支精锐的水师。

之所以制作重型的火炮,第一确实是为了攻城。

而第二,自然是就是为了日后制作舰炮而积累经验。

“孙慎吾那边所控的舟船已经有百艘,其中赶缯船有三十余艘,共有水兵三千余人,也有之前借着武昌之战运作,已经升为总兵。”

所谓赶缯船,即是大型的福船。

从郑成功船队挥师东渡至驱逐荷兰开始,而后一百余年的时间。

清兵水师都是以水艉船和赶缯船为主战船。

这个时期,西方的造船业极为发达,其战船战力已经超过了这个时期的东方。

陈望自然是想要建造软帆战舰,制作那种大型的风帆战列舰。

低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这也是战列舰之名的由来。

但是造船需要的工艺太高,陈望的麾下并没有这样能力的造船工,也没有有经验的水兵。

而且风帆战列舰也并非是内河战船。

现阶段的赶缯船已经足够了。

“除去孙慎吾外,南国水师中再扶植一个人,这件事让周遇懋去办,你来审查。”

孙慎吾原先是湖广水师的参将,在围攻襄阳之时被陈望拉上了汉中镇的战车。

汉中镇这座战争机器已经发动,现在的孙慎吾已经下不了船。

孙慎吾的家小现在都安置在郧阳府城,而且孙慎吾的左右手也已经被陈望替换了。

听令行事,可得从龙之功拜将封侯并非难事。

胆敢妄动,便是举家破败,身死族灭。

怎么去选,不需要太简单。

从一开始陈望就很清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寄希望于仅仅依靠什么民族大义、什么救亡图存的口号,无疑是天真的。

天下之大,有万般不同之人。

只以大义之名就能服众,就能同心。

那这个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起义,怎么还会有民变,又怎么会有贪污和腐败。

人心,从来都是经不住试探。

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多套上几层枷锁。

名利能够驱动着人向前。

而恐惧也同样能够驱使着人行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