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死后说不定还会开启下一世呢,毕竟导致他穿越的神格碎片还在他识海里呢?
而且,路子毕竟没堵死不是,虽然看似很难很难。
事情就是这样,换个角度,就容易接受多了。
调整好心态,李琩面无表情的回到寿王宅,却不想,一路走来,遇到的下人们纷纷出来磕头谢恩,李琩赶紧一番礼让。
结果闻讯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还在发放物资的牛怀安也赶了过来,见这个样子,只好在中门之处,将内外宅的人聚在一起,侍女们和部分太监在内宅,部分太监和杂役力课在外宅,都聚在中门门口一并向李琩谢恩。
李琩看着高兴的众人,心里一阵安慰,花点钱,换来双方的开心,赚大了。
顺便给大家拜了早年,又引得大家一阵谢恩不止。
王爷拜年!感动啊,瞬间又是四五百缕信仰之力入账。
嗯,还可以这样薅羊毛吗?这还有什么好吝啬的?
早点转化一缕灵气看看什么感觉!虽然成神艰难,但也得努力一把看看啊!
“今日在宫中受陛下教诲,我甚是感念大家辛苦不易,一人再分半匹绢,去买点什么,或者做两套衣裳好过年。牛监院,为大家分好,勿漏一人。”
“谢王爷,王爷恩德……”
下面的人激动万分的感恩,但李琩的注意力却在信仰之力上。
“嗯?不对,这次信仰之力少了,只有一两百缕了……”
李琩有些傻眼,看样子不能短时间对着同一波人薅羊毛。
薅秃了就不好了!
李琩朝大家摆摆手,便穿过自动分开的人群,向内院走去。
他合计了一下,发现才一千缕左右。
不由苦笑道:“任重而道远啊,希望未来可期。”
回到内院,玉环正笑意盈盈的出来迎他。
“郎君,你回来了,我已经让林茵她们散了呢!”
看着娇俏的玉环,他给她紧了紧大氅,“散就散吧,天都快黑了。晚饭吃了吗?”
“没有,等着郎君呢!”
“那咱们一起吃!走,我喂你……”
李琩这边,差一点皆大欢喜!虽然这一点差的有点大。
然而,皇宫中,皇帝却还在与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贺知章商议关于他带来的种种机遇与危机。
贺知章不是宰辅,但他资格老、门人多、威望高,正适合代表儒家。
而且他心性豁达,并无门户之见,因此他的意见也比较重要。
“陛下,既然寿王的行迹一直都为陛下所知,不曾有意外情况。那老臣以为,不管他的知识从哪里来的,谪仙也好,神人转世也罢,圣人梦中授法也行,对大唐来说,都是千年难逢的机遇。”
李隆基却并无出声。
与其说贺知章是个政场官员,不如说他更像一个纯粹的文人学者,对于知识文化,他不愿意掺杂太多的政治和利益,这也是他为官四十来年,才做了个工部侍郎的主要原因。
加上工部的工作本就以技术为王,他更能明白先进的科技对民事民生的重要性,因此,他最是支持李琩传播理学。
李隆基看向李林甫,他向来欣赏李林甫的能力,在他心里,李林甫是下一步接替张九龄,执掌中书门下的最好人选。
李林甫心中,一直都是比较看好李琩的。首先武惠妃是后宫第一人,床头风很有力,还与他亲善;其次李琩是由李隆基的大哥宁王养大,宗室向着李琩;其三皇帝表面上对李琩最为疼爱,各项福利都仅次于太子;其四很多大臣看好李琩的未来,阵营势力较大(当然今后就未必了);最后,原李琩性格仁慈(软弱),辅佐起来既易擅权又不会被秋后算账。
所以,没有理由不支持。
“陛下,臣以为,寿王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出路,以儒道为民族之魂,可以塑忠孝,以理学为国之手足,可以强国力,天地规则由道定,寻道成神。陛下,臣已期待陛下威压全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