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丁出了署衙。

刑部其余官员赶忙起身,对着李尚书恭敬行礼道。

“大人英明!”

所有人不能不佩服。

无怪乎李俨能做到刑部尚书,正二品大员的位置。

信手一招借力打力,就将朱漆急递这块烫手山芋,甩给了大理寺。

大理寺还没话说,不接着都不行。

明朝实行三司会审制度。

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共同组成三司。

三个部门不分大小,相互制约,审理结果只对皇帝负责。

只有遇到重大疑难案件之时,由三司组成共同法庭,在午门外审理。

结果一出,直接呈报皇帝。

一般性案件,哪个部门接收,直接由哪个部门处理即可。

华仁县出现刑事案件,直接呈报到刑部,程序没有任何问题。

而刑部觉得案件重大,出现分歧,交于大理寺受理。

程序,也找不出任何问题。

“诸位免礼。”

李尚书回了一礼。

马严肃地嘱咐道。

“吾等还需勠力同心,竭力为陛下和朝廷办事。”

“此案兹事体大,诸位还需统一口径......”

整整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

刑部诸位官员,这才商量出一个章程。

统一应对外来的质询。

而此时的刘丁。

早已重新封好了朱漆,在两名刑部小吏的护送下。

来到了大理寺署衙所在地。

小官也有小官的圈子。

刘丁刚到大理寺门口,收发室内执勤的吴检校,赶忙就迎了出来。

“刘兄精神,今天是你负责各部之间,传送文书呀?”

“来来来,左右无甚大事,陪小弟喝两口。”

都是各部之间跑腿的基层小官,大家基本都认识。

这要换做平常,刘丁也就应了下来,去大理寺的收发室喝几杯。

花花轿子众人抬。

为官之道,就在于经常走动。

可今天不同往日。

手的东西重若千钧,他是一刻都不想抱着了。

虽不知里面到底记录着什么内容。

看刑部各位大佬凝重的神情,就知道绝不是什么好事。

“吴兄且慢叙旧,还请先接了文书。”

刘丁脚不挪,身不动,满脸凝重之色,丝毫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搞得吴检校酒意都醒了几分。

“刘兄,什么文书这么重要。”

吴检校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刘丁手中的文书。

真要是重要文件,他也得及时报送进去。

班时间,贪杯耽误了工作,那就因小失大了。

“朱漆急递!”

吴检校大惊失色,手一抖,差点就没有拿稳。

“刘兄,兹事体大。”

“此文书,我一个小小的检校,万万接不得。”

话音刚落。

吴检校又将文书塞回到刘丁怀中。

“刘检校稍等,我马通知官来接文书。”

连称呼,都用了官方正式口吻。

也不等刘丁回答。

飞奔冲向大理寺署衙之内。

“这怎么还送不出去了?”

刘丁苦笑一声。

只能在大理寺门口,耐心等候。

“人呢?”

“就在门口,大人。”

几个呼吸的功夫,吴检校就带着司,来到了刘丁身前。

“大人。”

“你有紧急公文在身,勿需行礼。”

刘丁正要行礼,就被吴检校的司制止住了。

“吴检校,你马通知大理寺内所有大人。”

“去大理寺卿署衙汇合。”

“我带刘检校随后就到。”

稍微瞥了一眼,司就确认,是真正的朱漆急递无疑。

马通知手下去知会各位大人。

他则带着吴检校,稳步走向大理寺卿署衙所在地。

至于将文书接过来,他压根就没这个打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