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对,是死了一轮,现在B站是第二轮。

为了平衡高额的用户成本,B站开始会员购、直播、广告、游戏和用户特权,不断拓展商业模式。

虽然盈利了。

但老用户不满了。

质疑它过度商业化。

不再是自己那个青睐的,清纯美丽的‘小破站’了,用户不断流失。

所以,它能活多久还是一个问题。

那YouTube为什么就不同呢?

要解释这件事,我们先从国内的网络环境说起。

如果上网足够早,应该记得国内互联网联通用户和电信用户之间互相访问、传文件、打语音或视频是很慢的。

直到现在,国内部分网游还分电信服、联通服、移动服。

原因是即便华夏的运营商都是国企,但各公司之间仍然独立核算。

它们各自建自己的基础设施(以前是),相当于形成的是“几个物理上的网”。

你作为一个联通用户,你给联通交的上网费是用于访问挂在联通网上的那些资源。

无论是你和一个电信用户聊天,还是从挂在电信机房里的网站下载内容,都有一半是在使用电信的基础设施。

所以理论上,你还得给电信交钱。

但是,这事儿不能做太绝,不然就真成两张网了。

所以,联通和电信之间会签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在国内被提及的比较少所以没有名字。

在国外就叫 Peering Agreement,对等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联通和电信两家的用户之间相互访问起来方便,尽管联通用户没给电信交钱,电信用户也没给联通交钱,但是他们对彼此都能获得一定的免费数据交换配额。

比如约定,每天所有联通用户能往电信网上发 1TB内容,每天所有电信用户向联通网上发 1TB内容。

在这个额度内,联通和电信两家公司谁都不给谁付费,两家用户也不用付两份宽带钱。

但“对等协议”这个名字听着就要坏事,因为互联网上的事儿,哪有那么多对等。

我们进一步推演,现在把视频网站拉进来。

2005年优酷成立了,它总部在京城,联通的地盘。

我们假设它最初的机房只接入了联通的带宽,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优酷的发展很迅速,观看视频的用户越来越多。

电信会发现,联通每天给自己的用于访问联通网上资源的配额 1小时就用光了,剩下 23小时跑的流量都得给联通交结算费。

不仅如此,而且所有电信用户访问优酷的速度都特别慢,卡的不行。

针对这个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让优酷也直接接入电信的网络吧,这样电信用户就不用 Peering到联通网上再看视频了。

但这种解决方案,在国内和国外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妥协方向:

1.在国内,运营商是绝对强势,只有它收钱的道理。

你优酷想要发展华南用户,就必须来我电信骨干网拉条线。

在这个模式下,网站运营者需要向运营商付出带宽费用,来保障用户访问速度。

2.在国外,Google是绝对强势,你一个运营商访问 Google都这么卡,等着用户换宽带品牌吧。

所以,运营商要用 Peering主动和 Google的机房对接。

在这个方向下,网站运营者不额外付费甚至能管运营商要钱,用于改善用户访问。

Google在这里开始了它的一系列操作:

从05年开始大笔投资暗光纤。

2009年,Google已经是全球最大量的 Dark Fiber持有者。

一些媒体开始基于公众权利的理由质疑 Google是否想要劫持互联网。

于是,Google干脆在次年搞了自己的宽带运营商 Google Fiber。

这么做带来的结果就是。

2009年,数据监控公司 Arbor Networks就曾发布一份报告称“YouTube带宽成本几乎为零”。

依据是在当年,YouTube作为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视频网站,在拥有1000亿播放量的情况下,流量只占全网流量的6%。

你球第一大视频网站,2017年月活超过 15亿,每月播放视频 9亿小时,却只占互联网流量的 17.31%。

在随后的每一年里,YouTube在公网上的流量占比都远比 Netflix低很多,尽管它的播放量和用户数是后者几十倍。

2014年,Netflix已占北美上下行总流量的 32.39%,而 YouTube仅占 13.25%。

无疑,没有像 Google Peering这样为 YouTube提供的免费带宽(或者说对运营商议价能力),“成为华夏的 YouTube”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为,对运营商议价能力,改变的不只是成本,还有视频网站的竞争模式。

在将刚性的运营成本降到几乎免费之后,YouTube成为了那个“免带宽的百度网盘”。

YouTube的 PUGC业务本质不是孵化那些有潜力的明星,而是豢养无限只打字的猴子——你只要想在网络上分享视频。

无论是专业创作者,还是小镇青年随手拍的高糊视频,YouTube都给你提供高清、高码率、高通达的视频托管服务。

这里面总会有一些猴子误打误撞的成为了莎士比亚,为 YouTube和视频创作者带来高额的商业价值。

而国内只有短视频能采用这个模式,长视频网站做这种豢养无限猴子的 UGC模式连服务器带宽成本都打不平。

在用低成本高服务击垮竞争对手之后,YouTube对内容创作者是纯粹的后付费。

Youtube几乎不会出现国内视频网站那样,跳过按数据分成的创作者分成计划直接为 Youtuber支付高额签约费。(这种事情只出现在 YouTube Red Camera等极少数频道。)

除了 Google Peering节省带宽成本之外,YouTube在存储和计算领域还可以充分利用 Google Cloud的闲置资源,冲抵云计算业务的库存成本。

另外,YouTube那套精准的广告推荐也是复用了 Google Ads的研发和数据收集成本。

这部分头条和企鹅可能是有的,但不一定能复用的这么好,B站和爱奇艺肯定是没有的。

当然,非要做也不是不行,只是做得越像 YouTube,死的越快罢了。

以前徐良没想到这个问题,昨天听海伦一提醒才猛然警醒过来。

但这个‘暗光纤’公司怎么组建,确实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

以老美的尿性,肯定不允许一家华夏公司掌握电信渠道这种关键的基础设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优酷(YouTube)切割成两个不同的实体,一个以五眼联盟为主的‘英语实体’,由Facebook去控股。

另一个则是剩下来的国际实体,仍然由鸿蒙控股。

双方各自发展彼此的‘暗光纤’业务。

又或者直接由Facebook出面,组建一个全球级别的暗光纤网络,YouTube付费使用,在资金上给与一定优惠。

不过这种方法肯定会加大优酷(YouTube)的成本。

但好处也很明显。

Facebook作为美国企业,更容易在全球攻城略地,尤其是电信这个敏感领域,Google和Facebook可以不用在乎英法德这些国家。

华夏企业现在肯定不行。

徐良不断考虑两种方案的优劣,渐渐的开始倾向于后一种。

把优酷变成两个不同的实体,互不统属,即便都是徐氏企业,实力也变得分散了,很容易给后来者超越的机会。

如果真到了像抖音那样被迫退出的窘境,在考虑分割也不迟。

想到这里,徐良下定了决心。

——

斯坦福大学礼堂。

徐良时隔数年,再次来到了这里。

不过这次他不是坐在台上演讲,而是坐在下面听讲。

为了不被人认出,他特意让造型师给自己画了妆,只要不是身边熟悉的人,肯定认不出他。

“……没有上来就高大上的项目,脸书刚创立的时候也没想过有一天会服务全球数亿用户,当时我和团队想的是有十几万用户就很满足了,至于覆盖全美校园的事根本就没想过。”

演讲台上,海伦穿着白色带蕾丝边的长袖T恤,下身是黑色过膝一步裙,笔直浑圆的小腿套着肉色丝袜,脚上是普拉达的尖头鞋。

秀发高挽,五官精致,俏脸上神采飞扬,海蓝色的眼神中透着浓浓的自信。

从里到外透露着成功女性的气质。

卓越的绝世风姿,也引得一众全球各地的斯坦福学子,把目光紧紧放在她身上。

“……但发展发展着,脸书就覆盖到了英美澳加新五国的高中和大学,校外的互联网用户不止一次抗议,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只服务学生?

太狭隘了!没有格局!

记得有一天我打开电脑,屏幕上写着一行字:亲爱的,别一直在大学厮混了,大家都等着呢,赶紧开放吧。”

海伦耸耸肩,“当时我都吓了一跳,哪个混蛋黑进了我的电脑?

我赶紧检查了一下笔记本,发现什么数据都没丢,也没给电脑搞破坏,就只留下了这样一行字。

我当时郁闷坏了,脸书不开放,把黑客都惹火了吗?

那我得赶紧开放,不然他们下次可能就要攻击脸书了。”

台下一阵哄笑,看向台上那道身影的几千双目光中,有羡慕、有敬佩、有崇拜、有狂热……

“太漂亮了,如果我有这样的女朋友,这辈子就值了!”

一名约三十岁左右的平头男子痴迷的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海伦赞叹道。

“算了吧,Facebook现在估值都快300亿美元了,海伦·蒙特斯是公司创始人,将来公司上市,肯定是福布斯排行榜top20的超级富豪。

这样的女人,咱们这辈子是别想了。”

坐在他旁边,大约二十四五岁、长相帅气的飞机头男生叹道。

平头男子微微颔首后,忽然压低声音贱兮兮道。

“听说这位‘硅谷女沙皇’跟大名鼎鼎的金凯撒关系不一般?”

飞机头男子愣了一下,“谁知道呢?不过金凯撒跟Facebook之间的绯闻很多,也许是真的吧。”

“我要是像金凯撒那么成功,肯定能抱得美人归。”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