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汴京。

赵匡胤率领群臣,于殿外瞻仰仙榜,不由眼冒精光。

“昏君配不上的忠臣……有点意思。”

“贤弟,你说我大宋的后世之君,可会上榜否?”

“断然不会!”

赵光义不假思索,斩钉截铁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贤如秦皇汉祖,亦难逃屠戮忠臣之名。”

“那唐太宗李世民,为夺皇位更是不惜弑兄逼父,丧尽人伦。”

“兄长仅以杯酒,即释兵权,单此壮举,便奠定我大宋仁义之风。”

“大宋的后世之君,或许难有兄长的雄才大略。”

“但也绝不会做出不辨忠奸、滥杀忠良的混账糊涂事来!”

赵匡胤对赵光义的答复甚为满意,微微点了点头。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但愿朕的后世儿孙们,可以做到亲贤臣,远小人,用人唯贤,明察清浊。”

……

大清,紫禁城。

乾隆帝背手而立,站于庭院。

身旁是武英殿大学士纪昀,军机首辅和珅。

“没想到朕寿诞之日,竟有仙榜天降。”

乾隆朗声道,“和爱卿,纪爱卿,此兆何应祸吉啊?”

“皇上,此正是大吉之兆啊!”

和珅擅于溜须拍马,谄谀之言张口就来。

“皇上大寿,赦免天下,连仙人都降榜讨好巴结。”

“依奴才看来,这恰恰证明,吾皇之文治武功,堪与三皇五帝比肩!”

“不,即便三皇五帝,也难与吾皇媲美!”

纪昀手中握着烟杆,冷笑道,“和大人,你只顾着阿谀奉承,连眼睛都瞎了不成?”

“纪晓岚你放肆!”

和珅怒目圆瞪,被乾隆摆手制止。

“纪先生,有何高见?”

“皇上请看,这仙榜之上的榜文。”

纪昀淡淡道,“此榜之所以降世,乃是昭告众生,古往今来昏君配不上的忠臣。”

“难道陛下就不担心,榜上有我大清后世之君的名号?”

不等乾隆开口,和珅便尖声道,“纪晓岚你大胆!”

“你欺君罔上,藐视皇族,竟敢蔑称皇上的子孙是昏君?”

“皇上,应当将纪晓岚打入大狱,斩首示众!”

纪昀嗤之以鼻,“和大人,若我大清臣子皆如你这般,那榜上有名又有何怪哉?”

“若你不信,你我赌上一场如何?”

……

万界之中,历朝历代的君主雄才都在不一而足的注视着金榜,紧张且期待。

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大明、大清.......

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康熙.......

另有三国魏蜀吴、隋朝杨广、大周武曌、南宋赵构......

帝王权臣,贩夫走卒。

此情此景,所有人心神激荡无比,都在安静等待着金榜开榜。

一炷香后,卷轴展开,清晰的文字逐渐浮现于世人眼前。

【人物小记】

【你忧国忧民、为官清廉,从不居功自傲,却落得一个斩首的结局,死后被抄家,办差的官员进入你府邸,被你的廉洁所震,反倒留下些银两,羞愧离去。】

【有人说你强行为一个朝代续命两百多年,因为有你,早该灭亡的王朝延续了两百年的时间,百姓和皇帝有了更为长久的太平日子。】

【你生得磊落,死得其所,这个朝代和皇帝配不上你!】

文字跃然纸上,被天下共知。

模糊的画面在来回闪动,依稀可见一批人进入一间府邸,最后是全无所获的出来,为被抄家官员的家眷留下了银两。

刑场上,囚服加身,丝毫不惧的消瘦身影,大步走向行刑的刽子手。

嬴政满心震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