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短命王朝之一,它如同一朵绚烂的烟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隆重又仓促的一笔。
在隋朝时期,也出现了不少如烟花般绚烂的大将。
他们都为隋朝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最后却因为一句话而惨死,隋朝第一猛将贺若弼就是代表之一。
“贺若弼,少有大志,甚为骁勇,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
“北周齐王宇文宪闻后,对他十分器重,用为记室。”
“不久,封当亭县公,升小内史。”
“公元579年,随上柱国、行军元帅韦孝宽攻克淮南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土地都划入北周。”
“其中贺若弼所出计谋居多,于是拜为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次年,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总揽朝政,众心不服。”
“相州总管尉迟迥于邺城起兵造反。杨坚怕其随之生变,急派亲信长孙平取而代之。”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是为隋文帝。”
“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之志。杨坚查访可胜任者戍镇江淮。”
“因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委派给他平陈之事,经略一方,作灭陈准备。”
“公元587年,杨坚多次谋议灭陈之策,高颎、杨素、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争献平定江南的计策。”
“贺若弼也献取陈十策,获得隋文帝称赞,赠赐宝刀。”
“公元588年十月,杨坚在寿春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
“又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
“由晋王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声势浩大。”
“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广陵,集中在长江北岸。”
“攻陈前,贺若弼卖掉老马,大量购买陈船,藏匿起来,又买破旧船只五六十艘,泊于小河,使陈军以为隋军没有战船。”
“又多次将换防士兵集于广陵,大张旗帜,营幕遍野,还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噪,陈军因被迷惑,所以毫无察觉。”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长江下游隋军乘陈欢度元会之际,分路渡江。”
“贺若弼军提前发起进攻,出广陵南渡。陈军猝不及防,慌溃而逃。”
“初六,贺若弼军乘势攻占陈南徐州,擒其刺史黄恪,俘获敌众6000余人,均优待释放。”
“贺若弼军军令严明,秋毫无犯,有军士拿民间一物者,立斩不赦。”
“又进军蒋山的白土冈,先后击败陈将田瑞、鲁达、周智安、任蛮奴、樊毅、孔范、萧摩诃等。贺若弼于是从北掖门入城。”
“但此时西路军总管韩擒虎已率五百骑兵于朱雀门先期入城,并俘获陈后主,占据了府库。”
“他令将陈后主带来一看,陈后主惶恐流汗,甚为惊恐,多次下拜。”
苏轼:贺若弼出身河南洛阳,是鲜卑族大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贺若弼完美继承了父亲的眼界见识与能力。
北周末年,年仅十几岁的贺若弼,就已经受到了齐王宇文宪的器重而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后来贺若弼率兵攻破淮南十几座城池,让北周的领土扩大到了江北,江北战役打响了贺若弼少年将军的名头,经此一役他官拜寿州刺史,成为了襄邑县公。
就在这个时候杨坚掌权,他担心实力超群又手握重兵的贺若弼会随着尉迟迥造反。
于是就派自己的亲信长孙平顶替了贺若弼,一直到杨坚称帝之后事情才迎来转机。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知人善用的皇帝,他登基后没多久就听从了宰相高颎的建议,摒弃前嫌重用了贺若弼。
隋文帝封贺若弼为吴州总管,不仅给与他重兵镇守江北要地广陵,还将攻打陈国的重担交与了贺若弼。
贺若弼受到重用之后提笔写下一首诗,寥寥几句便展现出了少年将军的雄心壮志,大有保家卫国问鼎江南的傲骨。
隋朝之所以能够覆灭陈朝,打破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南北割据局面,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大一统,主要的功劳还在高颎、杨素等谋臣与贺若弼这样的武将身上。
高颎定下了兵分八路、自上而下围攻陈朝的策略,身为行军总管的贺若弼则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在长江北岸集合,准备下行攻陈。
在出发前贺若弼深刻分析了他与陈超的实力差距,制定了一套暗度陈仓的计谋。
他将老马卖掉,购置了大量的战船,还特意买了几十艘破破烂烂的旧船。
然后将新的战船藏起来,破破烂烂的旧船停得到处都是。
陈超本来就认为隋朝人不擅长水战,现在又看贺若弼只有几艘破破烂烂的旧船,就以为隋朝不光不会打仗,还连船都没有,不由得就放松了警惕。
就在陈朝开心地欢度新年的时候,贺若弼率军闪电袭击,打了陈朝一个措手不及。
掉以轻心的陈朝士兵根本没有摸清贺若弼的实力,现在见他不仅有几百艘崭新的战船,战士们还各个精壮雄伟,于是都吓得落荒而逃。
就这样,贺若弼仅用了五天就攻占了徐州,拿下了当地刺史。
但是贺若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深知马背上可得天下,却不能治天下的道理。
所以他在攻占陈朝城池之后,没有选择武力镇压。而是优待俘虏,礼遇百姓。
他要求将士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有违反者斩立决。
正是因为贺若弼这样的温柔政策,陈朝百姓后来才会快速地融入到隋朝统治之中去。
可以说贺若弼在平陈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贺若弼攻破陈朝之后,隋文帝开心极了。
接待贺若弼时不仅赐御座,奉为上宾,封他为上柱国、宋国公、右武侯大将军,还将陈后主的妹妹赐给他做小妾。
“贺若弼愤恨自己没有先期抓获陈叔宝,功劳在韩擒虎之后,就与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挺剑而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