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斯知道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靠不住。
黑山王国虽然对联盟忠心耿耿,但由于实力有限,能给南斯拉夫王国的帮助也有限,所以波利斯只能靠自己。
南斯拉夫王国境内多山,地理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国防大臣尼古拉向波利斯建议,将重要工厂和研发机构逐渐向山区转移,沿山脉周围设置环形工事,并且在所有交通要道安装炸药,以备不时之需。
南斯拉夫王国不仅要防备德国的进攻,更要防备意大利的进攻。
意大利好办,即便没有俄罗斯的帮助,意大利军队也不是南斯拉夫军队的对手。
如果德军向南斯拉夫发动进攻,南斯拉夫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波利斯采纳尼古拉的建议,将重要工厂向山区迁移的同时,向俄罗斯和南斯拉夫的相关工厂分发订单。
南斯拉夫有两个装甲师,装备了80辆俄罗斯的第三代装甲战车,以及160辆二代装甲战车,面对德军装甲部队,在技术层面上优势巨大。
德国一旦宣战,肯定会倾巢出动,到时候德国装甲部队将凭借数量优势,将南斯拉夫的装甲部队淹没。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波利斯从西伯利亚重工订购240辆三代装甲战车,组建两个新的装甲师。
南斯拉夫王国的战斗机数量在210架左右,波利斯将战斗机的数量增加到500架,同时将防空炮的数量增加到1500门,全力阻止德军可能的进攻。
卡罗尔和格奥尔基知道后,并没有放在心上。
至少现在,小胡子还没有打俄罗斯的主意。
西班牙叛军不仅拥有德国的全力支持,同时还得到英法美的支持。
英国和法国是基于德国,支持西班牙叛军推翻现政府。
美国则是两头下注,唯恐天下不乱。
美国的德士古公司,向国民军提供350万吨汽油的运售并提供无限期贷款。
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向国民军提供了1.2万辆卡车。
杜邦公司则是为叛军提供弹药。
俄罗斯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初,俄罗斯就多次提议为控制内战规模,对西班牙实施武器禁运。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和美国的配合很默契,每每在西班牙政府要同意武器禁运的时候,英国政府就向西班牙政府伸出橄榄枝,主动捐赠武器弹药给西班牙政府,破坏禁运协议。
在西班牙政府接受了武器弹药援助之后,杜邦为叛军提供更多武器弹药,支持叛军继续作战。
西班牙政府的态度也不坚决,一会儿呼吁武器禁运,一会儿又反对武器禁运。
如此反复无常,俄罗斯终于失去耐心。
在德国和美国的全力援助下,叛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攻破西班牙首府。
此时德国援助西班牙叛军的装甲战车,已经升级为3号。
三号装甲战车的战斗全重为19.4吨,乘员5人,武器为1门50毫米火炮和2挺7.92毫米机枪,公路最大速度40千米每小时,整体性能已经和俄罗斯的第二代装甲战车相差无几。
三号也是德军正式装备的第一款装甲战车。
为掩人耳目,小胡子还是以装备警察部队为由,大量生产三号。
对此,英法依旧保持沉默。
乔治还在等德国人的四号,德国向俄罗斯和英国、法国、意大利发出倡议,提议各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降低欧洲的战争风险。
乔治没去慕尼黑,由曼纳海姆代表俄罗斯参加慕尼黑会议。
小胡子的目的并不是消除战争风险,而是为进一步扩张。
在慕尼黑会议上,德国向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要求,要求将这一地区并入德国。
德国人的理由是,响应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的正义呼声。
这就搞笑了。
苏台德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当地居民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根本就不是德国人,何来正义呼声?
“是的,我们应该正视苏台德人的诉求,满足他们的要求。”
维尔特·张伯伦将绥靖进行到底,德国人即便提出将捷克斯洛伐克彻底吞并,张伯伦估计也会同意。
“如果牺牲苏台德能降低战争风险,那么这个损失对于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死道友不死贫道。
墨索里尼看眼表情严肃的曼纳海姆,终究还是没敢开口。
苏台德有没有德国人先不说。
南斯拉夫王国的伊松佐河流域,生活着大量意大利人。
他们的正义呼声难道不值得关注?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