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还有电视台对冯正明他们进行了不少的报导。

尤其是冯正明他们在做祖国山河图,还有冯正明做的真鲷大陆图。

都成为媒体们争相采访的关键人物。

一些海外专程过来的媒体,则是更关注冯正明和科夫曼之间建立起的友谊。

而冯正明和科夫曼还专门一起,又是联手做了一次猪蹄。

这次科夫曼专门找了关系,从英伦那边空运了羊胰脏来。

加入了羊胰脏,让科夫曼的猪蹄变得完整,味道层次也再次上了一个档次。

冯正明也对鲁菜中,孔府菜中红扒仿熊掌进行了再次的改良。

他听从了之前科夫曼的指点,对鸡肉泥和牛肉泥都进行一些西式加工。

并且除了蹄筋之外,冯正明还在馅料中也加入一些菌菇提升风味。

油脂的方面,冯正明没有去用黄油,但是他加入了一些牛油和羊油的混合。

增添了一定野性的风味,让整道菜的风味更加独特。

而在烹饪的时候,冯正明没有整形成熊掌的样子。

他把整个剔骨后的猪蹄放在高汤中煮熟。

然后酿入自己准备好的内馅后。

也是先进行蒸制后,再用红扒的方式,做出一个红扒的汁浇在猪蹄上。

出来的造型上,和科夫曼的猪蹄实际上相当的类似。

不过,两道猪蹄风味上是完全不同。

两个人合作一起做了两个猪蹄,最后放在一个盘子里,展示给了一些媒体去看。

现场受邀品尝的大亨,还有厨师们无不被两人的猪蹄味道折服。

风味上,可以说冯正明和科夫曼的猪蹄是完全不同风味。

冯正明是很传统的鲁菜中红扒的风味。

以咸鲜为主,不过冯正明的红扒汁也会透出一些甜口。

这种咸鲜中带着甜口,还是相当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科夫曼做的猪蹄,也属于咸鲜口。

不同的是,科夫曼所做猪蹄内馅中,在羊胰脏的加入后,风味口感上会有很独特的变化。

整道菜吃着会觉得和冯正明的红扒很像,但是放在一起吃会感受到很不一样的风味。

可以说,两只猪蹄放在一个盘子里。

能让人品尝到中、西餐不同的滋味。

但要去评价究竟谁做的更好吃?

确实又完全没办法去区分。

海外媒体对冯正明和科夫曼联手做的这道猪蹄进行了相当详细报道。

国内各地的媒体,也都是同样进行了一些报道。

在大家的报道里,都是对冯正明和科夫曼这份友谊进行长篇累牍的宣扬。

自然事情被国内的高层也了解到。

大家对冯正明和科夫曼这份交情给了极高肯定。

甚至可以说冯正明的这次表现,确实是超出了几乎所有人预期。

结束了港城这次的交流,冯正明他们即将要离去前。

科夫曼夫妇甚至专门送了冯正明和罗晴一箱专程送来的红酒。

对此,冯正明和罗晴非常感谢,只是他们没有准备回礼,只能是再次邀请科夫曼夫妇去泉城。

“请你们一定要去我们齐鲁,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好好招待你们,会带着你们品尝更多经典的鲁菜,相信我们也会有更多相互学习的东西。”

科夫曼夫妇自然是答应,表示他们回了英伦后,安排好一些事情就会到齐鲁拜访。

冯正明和罗晴没有跟其他各地厨师们一起返回粤省羊城再回去。

两口子是直接从港城乘坐飞机去了沪城。

沪城的厨师团倒是也跟他们一起。

回去的飞机上,还主动跟冯正明套了套近乎。

沪城厨师团领队的厨师,宗德胜。

他和冯正明一起参加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后来又一起进京参与了回归国宴,所以两人之间也算是老相识。

回去的飞机上,宗德胜向冯正明表达了自己的钦佩。

“状元你这次可是给我们中餐长了脸,你和那位科夫曼交手过后,我看那些海外的厨师们对我们都变得客气了。”

冯正明笑了笑:“宗师傅我们私下里不用叫我状元,你就叫我正明。”

宗德胜笑着答应:“好正明,你外语说的那么好,什么时候学的啊?”

冯正明回答:“是我爷爷从前的发小,司徒爷爷回来后,我跟司徒爷爷学习的,口语算是说的比较勉强。

这次跟科夫曼他们交流,还是发现自己口语上的一些不足,尤其是一些专业词汇,还是没掌握。”

宗德胜有些惊讶:“哦,原来司徒先生竟然是正明你爷爷朋友吗?”

冯正明点头:“是的,司徒爷爷和我爷爷他们算是发小,当年司徒爷爷出国前,一直也挺照顾我爷爷。”

宗德胜感慨:“难怪你跟那些海外厨师交流完全无障碍。”

冯正明笑了笑:“宗师傅我觉得,以后我们厨师也需要学习一些外语,不是说要去人家那边工作,是将来人家来我们国内了,我们可以更好跟他们交流。”

宗德胜赞同:“没错啊,我们沪城其实很早就推行外语学习,我们厨师协会也组织一些年轻厨师在学习。”

说到这里,宗德胜又是神情无奈。

“可惜啊,现在沪城愿意学厨的人越来越少了,好多沪城的年轻厨师,大多数都不是沪城本地人,甚至不是口味上跟沪城相近的江浙人。”

冯正明立刻想到,之前苏帮菜和淮扬菜的几位厨师也说过相同问题。

尤其是苏帮菜,现在苏帮菜的厨师几乎没有本地人。

淮扬菜比较起来倒还算是好一些,有一些淮扬菜流传的本地年轻人愿意学厨。

冯正明想到这感叹:“这也说明现在生活水平确实越来越好,厨师毕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年轻人都更愿意选择更加体面的工作。”

宗德胜认同地点头:“还真是,我以前想让我儿子学厨,他就不愿意学,说是厨师太累,而且觉得厨师没什么身份地位。”

说着宗德胜看向冯正明。

“我后来拿你给他举例子,他还真开始对厨师感兴趣,只是我现在想想,能有正明你如此成就的厨师,始终是少数啊。”

冯正明笑了:“宗师傅不能这么说,我一开始也没想过自己能有如今成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