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进京了?宋师进京了?!”

“好好!宋师终于来了!”

景濂先生来了,这事情就好办了!

景濂先生来了,咱们就有主心骨了!”

“宋师来了,太子和陛下他们就不敢再这般胡乱行事,倒行逆施了!”

京师之中,一些人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出声欢呼起来。

显得异常的激动。

宋濂,那可是当今文坛的领袖,是公认的当代大儒。

而且身份地位尊重,老早就跟在皇帝身边做事。

这些年下来,给朱重八做了不少的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更为重要的是,他本人还是太子殿下的老师。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这朱重八给太子殿下,找了一堆的老师。

文臣武将都给囊括了。

但是,真的算起来,切切实实教授太子殿下,并且得到天下人公认的,就就只有宋濂这么一个老师。

宋濂,是为太子殿下所真正承认真,正放在心上,平日里都以老师来尊称的人。

宋濂在此之前,已经告老还乡。

但是现在局面发展到了如今这一步,眼看是越来越失控了。

很多人,都开始越发的怀念起宋濂来了。

一来宋濂地位足够高,资格足够老,说话的分量也足够大。

可以充当他们的一面旗帜。

这次的事儿,只要是宋濂能过来跟着一起做,那么压力必然能够小上很多。

声势也必然将会变得更大。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这里的很多人,都可以跟在宋濂的麾下,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天塌下来,也有着宋濂这个个子高的人在前面顶着。

也是因此,很多人早就盼着宋濂能够早点回来主持局面。

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紧急联络宋濂,把事情给说的特别的严重。

各种请求宋濂赶紧回京。

如今宋濂回来了,他们这些人又如何不高兴,如何不欢喜?

在称赞宋濂的时候,不少人还在出声怒骂刘伯温。

觉得刘伯温这么一个狗东西,和宋濂相比,那着实是让人看不起,只能去死。

大骂刘伯温是他们儒家的叛徒,应该将他给开除出儒家的行列之中。

之所以如此,也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那就是在这些事情发生之时,早就有人前去联络了,在京的刘伯温。

想要刘先生出面,支持他们反对皇帝干出这些倒行逆施的事情了。

但是,这些事儿并没有成功。

刘伯温不仅仅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不愿意为他们说话。

还在那里说什么以大局为重。

说什么皇帝梅殷他们这些人,所干的这些事儿,才是真真正正的为国为民,都是切实有用的东西。

不仅如此,反而又劝他们不要胡作非为,也不能只以自身来考虑。

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就睁着眼睛说瞎话,置天下大局,置华夏于不顾。

说如今的儒家发展到了这个时候,不少学问,已经走进了死胡同里。

在很多事情上,其实已经是完全违背了孔子当初的本意。

这次是要进行一定的变革,一定的补充的。

又说皇帝和双水侯他们所做的这些,也并非是要真的怎么罢黜儒家的正统地位。

只是为儒家做出一些补充而已。

有了这些东西的支撑,儒家在今后,将会变的越发的强劲有力,焕发出新生来。

说他们与其在这里做这些事,反倒不如想一想,接下来该如何趁着这股风,把这双水侯他们所弄出来的新学问,给融入到儒家学问里。

从而进一步的充实儒家学说。

就像是当初,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努力的把对方的新东西给变成自己的那样。

在这样的话一说出来之后,一下子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刘伯温一时之间,不知道遭受了多少人的辱骂。

很多人都说他是个败类,是叛徒。

明确提出了,废除他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称号。

要把他从儒门当中赶出去!

甚至一些行事激烈的人,都在刘伯温家的大门上,偷偷的泼了大粪……

如今,宋濂这个同样在文坛当中很是有名的人,应天下众人之感召,不顾自己老迈从家乡赶了过来。

这越发的体现出了宋濂的高尚无私,和刘伯温的无耻!

“这些人,是真看不清形势!

里面有些人是真的蠢,但是真正推动这些事情的人,不是蠢,他们是坏!

他们知道,上位他们干出来的这些事儿到底有多好。

对大明又多有利。

但是为了他们的一己之私,为了他们的利益,却一个个都在那里瞪着眼说瞎话!

不仅仅说瞎话,还要极其激烈的对这个事,也进行反对。

企图将之给扼杀。

这些人所行,哪里有半分儒家人该有的样子?

儒家,还确实该好好的整治整治了。

一家独大是不好的。

嘴上说的都是圣人至理,心里面都是生意。

算盘珠子打的比谁都响。

这些人以为,老宋这家伙来到京师他们就能胜利了?

他们胜利不了!

这些年来,多少想要和上位掰腕子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有谁胜过?

这些人现在倒是不知天高地厚,也想要和上位来伸伸手了……”

诚意伯府内,刘伯温坐在这里出声自语,脸上带着一抹的冷笑。

冷笑过后又显得黯然,和一些痛心疾首。

外面那些人,是如何骂自己的,他自然是知道。

甚至于还有人把他说成了皇帝的走狗。

又说自己不知廉耻,为了巴结皇帝,巴结自己的孙女婿脸都不要了,儒家的道义都不管了,硬是违背良心做这等事情的……

可是自己又哪里违背良心了?

自己为这些新学问发声,和梅殷是自己的孙女婿有什么关系?

是这些新东西,真的很符合大明现在的发展。

这些新东西才刚一出现,就已经给大明带来了勃勃生机。

与之相比,儒家的诸多学问,还有很多人的行事,越发的让人感到腐朽,越发让人感到厌恶。

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等新学问,不要说是自己家孙女婿提出来的。

就算是别人提出来的,他刘伯温也必定要在后面推上一把,要大力的支持!

“先生您慢点儿。”

江东门码头这边,太子朱标身着衮龙袍,在宋濂所乘坐的船只靠岸的第一时间里,等在这里的他就立刻上前迎接宋濂。

并登上船去,亲自搀扶着宋濂下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