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两个皇子一起到研发厅
“乡试之后,准备外放一任,以陛下对你的宠信,多半是巡抚,而不是上头有个婆婆的布政使。”
乡试之后师徒二人难得聚在一起说话,原因广州那边传来消息,法国人派来的特使,还有个什么家,手里拿着一本基础化学,到处问谁是贾琏。
这书是让阿让干的好事,也不知道引来了哪个科学家,贾琏希望是拉瓦锡,这时期就他最牛逼。
接待使团的事情,还是交给了李亨,这厮又提要求,请贾琏帮忙。
承辉帝把事情交代给张庭恩,贾琏被叫过来说话。
公事简单的一两句说清楚了,张庭恩更多的是关注贾琏后续的发展。
“如果是外放,学生希望去沿海。”贾琏是一点都不客气,主动提要求。
张庭恩听了微微皱眉;“这话当着为师的面说就好了,出去不要提。都是为朝廷效命,岂能挑三拣四。”
贾琏笑道:“先生误会了,微臣是怕自己到了某个内陆省份,没有事情可做。到时候,不是整顿吏治,就是折腾士绅。”
这是真心话,贾琏如果去了某个内陆省,能做的只有这两样了。
“按说最合适的就是江南省,奈何你祖籍江南省。原则上是要回避的。”张庭恩想了想,给了这个解释。
贾琏也没再说啥,反正话说在前面了。如今承辉帝整顿吏治,不是崇祯反贪去的,而是冲着懒政怠政去的。力度真不够!
可是话怎么说的,千里做官只为财,不让捞钱了,官做的还有意思么?
没钱,如何维持体面的生活?不是谁都能像贾琏这样,自己能挣钱。
见贾琏没提研发厅的事情,张庭恩欲言又止,没有拦着他告辞离开。
私下里,承辉帝倒是提起过这个事情,说的是贾琏检查,所以即便他外放了,也要维持原样。只是,也需要一个强力一点的人物坐镇。
承辉帝就此征求张庭恩的意见,是让李元去坐镇,还是让李亨去坐镇。
张庭恩刚才就想问这个来着,最终还是没问,毕竟真的问了,贾琏的政治倾向可能就此暴露,张庭恩不愿意看见这个。
现在的贾琏看着很简单,乃是当今的宠臣,不可节外生枝,还是自己伤脑筋吧,不必麻烦贾琏了。
打发了贾琏后,张庭恩去见皇帝,君臣二人落座后,张庭恩开门见山:“研发厅由谁坐镇的事情,微臣也没个主张。陛下有意两位皇子,不妨与他们好好聊一聊,问问他们的想法,再做决断。微臣与两位皇子接触不多,不好替他们做主。”
承辉帝想了想:“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张庭恩走后,承辉帝让人把两位皇子叫来。
没有一起见他们,而是单独来到御书房内,承辉帝先见的李元,问他:“贾卿要外放,最迟年底就能定下来。研发厅情况比较特殊,朕观朝中诸公,皆不如你与李亨合适。你对研发厅了解多少,如果到任,会如何进入状态。”
李元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才道:“前几日,见到了银行的人,一起吃酒闲话。他们提到了研发厅,说账目上趴着三百万巨款,实在是可惜了。今年的夏税,儿臣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研发厅缴的税款,多达三十万两。儿臣还听说,研发厅重奖有贡献的工匠,个别工匠的收入,甚至高于二品大员的年俸。似乎有乱了纲常的嫌疑。这些都是听说的,还是要亲自去了解一下,才能做出判断。”
李元进步了,而且很大,不再是那个亲近的人说点啥,多半会相信的二皇子。
承辉帝听他说完后,想了想没明确表态:“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从李元的语气看,他对于工匠待遇太高,心里是有看法的。认为工匠不该拿那么多钱。
李亨随后入内,站在对面表情努力的严肃一点。
承辉帝问了同样的问题,李亨不假思索的回答:“从研发司到研发厅,这是贾琏一手做起来的产业。如今这份产业在朝廷的名下,而且正常纳税。儿臣就很好奇,凭什么?都是官营的营生,江宁织造,江西的官窑,除了一些贡品之外,可曾给朝廷缴过一分钱的税。儿臣看过记录,江宁织造在太祖年间,每年上缴至少百万两至内帑,试问父皇,如今江宁织造年上缴几何?”
提到江宁织造,一直是甄家掌握,太上皇年间,甄家就停了每年的利润上缴,甄家倒台后,换了个江宁织造,却延续了此前甄家的做法。
嗯。新的江宁织造,也是承辉帝的潜邸旧臣,只是地位不高,承辉帝也很喜欢在类似的位置上,用一些王府旧臣。说到潜邸旧臣,承辉帝不禁想起了韩宗,他是帝师,本是最有希望成为内阁大臣,甚至首辅的。奈何……。
后来很多事情挖出来,韩宗在两江总督期间,与甄家过从甚密,这些内幕一度让承辉帝很愤怒。
甄家被扳倒后,承辉帝倒是没再记恨韩宗,反而偶尔念起他的好。
“行了,让你说研发厅,扯那么远作甚?”承辉帝似乎被触动了内心的伤口,显得有点不高兴。
李亨不知道皇帝的心思飞的老远的,感触颇深。
问题没有答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皇帝,李亨便道:“研发厅现在好好的,儿臣去坐镇,自然是萧规曹随。研发厅说起来是个衙门,实际上是个朝廷的大工坊,是一门营生。若论经营之道,贾琏能甩儿臣七八条街去,儿臣自问,没本事比他做的更好,既然如此,为何要自作聪明,改弦更张?维持旧貌不是很好么?”
说实话,承辉帝认为这个答案才是满分的答案。
别人下面的臣子每天都说“陛下圣明”,实际上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能不知道自己是有短板的,圣人都做不到全知全能。
所以,研发厅既然做的好好的,为何要改变呢?论经营之道,别说李亨了,朝廷里有一个算一个,比贾琏要差很远很远。
李亨见皇帝表情欣慰,又补充了一句:“儿臣若是去了研发厅,与其说是做主,不如说是替贾琏看好这一亩三分地,别让别人祸祸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