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外放前的忙碌

富庶的东方让殖民者为之发狂,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殖民者都会愿意尝试一下。

丘吉尔尽管嘴上说着不要激怒东方帝国,心里也在万分畏惧,但是他还是一直在努力的寻找哪怕一丝丝可能性。

眼前的炮台,尽管一炮未放,却已经让他丧失了所有的信心。

十六门八千斤大炮,足以撕碎所有妄图靠近的战舰。坚固的炮台,以及附近准备好的草袋,随时可以装填沙子,构成缓冲防护。

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黝黑的三棱刺刀在阐明真相。

丘吉尔还敏锐的发现,士兵手里的步枪没有火药池,说明并不是燧发机构,而是另外一种更先进的击发装置。

天晓得,为了让英国人吓一跳,贾琏把所有的火帽步枪都搬来了天津,装备了驻军。

如果丘吉尔知道,还有更先进的后装步枪,大概是要吓疯掉。

望远镜可以看见海面,也可以看见远处的船台,上面的工人正在忙碌,打造类似三级战列舰规模的战舰。

丘吉尔数了一下,一共四个船台,也就是说,一次造四艘。

现在比起英国的造船能力,或许还有差距,但是要看到,这个国家的潜力太大了。类似的船台,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增加。

丘吉尔当夜在报告上如实的写下了今天的观感,建议内阁,严格遵守与周帝国达成的协议。否则,英国在东方的开拓,将陷入灭顶之灾。

“这次在广州没有遇见沙逊,我决定返回的时候见一见他,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实力。尽管他的嘴里,可能没有太多真话。”写到这里,丘吉尔收起了鹅毛笔,把给维恩的信装好。维恩要长期留下,他却要先南下,休整一段时间后返回英国。

关于贾琏外放的事情已经定下了,但是去处却颇有争议。原则上是哪里有空缺,就安排到哪里去。

吏部准备了好几个选项,都被皇帝给否了。

吏部左侍郎只好去找张庭恩,因为他监管吏部。

张庭恩看了几个选项后没说话,而是直接道:“再选吧,首先要靠海,其次,不要布政使。”

不要布政使,那就是巡抚咯。吏部左侍郎内心嫉妒的火焰熊熊燃烧,他才多大啊?

巡抚是正三品啊,哦,已经是正三品了,那没事了。

只能说,贾琏升官的速度太快,很多人的眼珠子红的渗血了。

又折腾了两天,吏部那边一顿调整后,最终拿出三个选项,一个是福建,一个是广东,一个是山东。

山东巡抚,懂的都懂,贾琏才下去查案的,目前别说巡抚,布政使都是代理的。吏部的意思,福建和广东的巡抚任期都满了。如何调整,要看山东巡抚的人选,直白一点,贾琏随便选,先紧着他。

吏部方面已经认清现实了,首辅是老师,还是皇帝最信任的年轻臣子,跟他生气,不值当。

张庭恩看了一眼,拿起来那张纸:“等着!”

溜达着去了宫里,求见皇帝。承辉帝正在头疼呢,贾琏走了是小事,谁来负责研发厅那一摊子,两个皇子如何选择?

只能说,两个皇子交上来的作业都很精彩,李元主打一个深入基层后,体察工匠以及基层官员之苦,认为善待他们属于情理之中,贾琏的处置,并不像外面传那样离谱。毕竟这里是制造国之重器的要地。唯一的瑕疵,就是对下面放权太过了,这样容易被下面的人欺瞒,需要改进一下监督。

李亨的报告比较简单直白,论经营,贾琏别说在京城,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论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至今无败绩。士兵需要什么武器,他不比我清楚?就他一手打造的研发厅,让我去改进?真没那个脸说那个话。李亨在报告里有一句话能维持现状就算是最大的成功。】

至于如何维持现状,李亨没说,承辉帝气的想骂娘。不孝子,你阴阳谁呢?

正好张庭恩到了,承辉帝把报告递给他:“爱卿都看看!”

张庭恩把吏部的选项递给皇帝,自己拿起报告看了起来,仔细的看完两份报告后,承辉帝期待着他夸儿子的眼神看过来。

“二殿下君子之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皇子坦诚率真,甚是风趣。”

好吧,指望从张庭恩这里得到建议,还是算了吧。师徒二人在皇子的问题上,都是一个套路。别问,问就是乾纲独断。

“山东吧!”承辉帝也真没问,而是指了指那张纸。

张庭恩却微微皱眉:“微臣以为,广东更好,总要有人盯着一点王子腾,免得他肆无忌惮。现任巡抚历宁,过于温和了。”

承辉帝想了想:“山东近啊!朕有事找他,几天就能把信送到。”

张庭恩还是劝了一句:“山东有孔家,就贾琏的折腾劲,我怕他闹出事情不可收拾。”

这句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承辉帝琢磨了一番,叹息道:“确实如此,朕会叮嘱他的,还是山东吧,近!”

张庭恩从承辉帝对待贾琏的态度上,看到了皇帝当初对待自己的态度。决定还是最后劝一句:“要不放在江北?有孙相镇着。”

这句话起作用了,承辉帝果然心动了,不过不是江北,而是开口道:“江南吧,他喜欢折腾,去折腾江南。他不是喜欢搞实学么?去江南传播好了。说起来,一个孙相,一个贾琏,朕真的很期待。”

“贾琏祖籍是金陵啊!异地为官的原则,不能打破。”张庭恩无语至极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