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将军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庄十月皱眉说道,“您既然知晓大义,那就应该知道何为大义,为百姓,为天下,为国家,对得起自己方为义,您死守三堂关,只是为了殷都的高昌,这样的举动不算为义。”
董平胜还没开口,庄十月接着说道,“公子念及当年恩情,不愿与您兵戎相见,这才没有攻城,否则您觉得就三堂关能守多少天?您和三堂关将士守着殷都,但高昌呢?他不但不在背后支持您,甚至在您背后捅刀子,如果高昌真的是一个合格的天子,他会做出这种阵前换将的事吗?”
“他本就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他的眼中只有他自己的皇位,任何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人他都会想办法除去,若非如此,我家公子何苦起兵!”庄十月越说越激动,“谁都不想打仗,我们定州军十万将士不想打,项州军十万将士不想打,可不打没办法,百姓受苦,天下不宁!高昌还在太和殿一天,这天下就永无宁日。”
董平胜冷笑道,“这都是他宁延起兵谋反的说辞!”
“可公子没错!”庄十月义正言辞的说道,“公子行事,只为四字!家国天下!”
董平胜抬头看着庄十月,收刀感叹,“哎!大势已去!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高昌弑兄篡位,得位不正,是逆天而行,有今日结果,也是因果报应。”庄十月深呼吸一口气,感慨说道。
“庄将军,你应该庆幸你一开始遇到的就是宁延。”董平胜默然道,“他生来就是干大事的!”
庄十月冲着董平胜拱了拱手,低头不语。
董平胜扔掉手中佩刀,长叹一声说道,“带我走吧!”
。。。
庄十月将董平胜带到定州军军营,宁延激动不已,站在大营门口亲自迎接。
庄十月快步来到宁延身前,低头拱手,“公子,董将军带回来了!”
宁延扶起庄十月,拍了拍他肩膀,“辛苦你了!”
随后一众亲卫押着董平胜来到宁延面前,宁延亲自走上去为董平胜松绑,“将军,为了不与您兵戎相见,我也是实在无奈才出此下策,还望您不要往心里去。”
董平胜看了看宁延身后的众人,无奈说道,“我就知道这都是你的手笔,成王败寇,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董将军与我大哥交好,又有恩于我,我宁延怎么会做那忘恩负义之人!”宁延握着董平胜的手说道,“将军,您乃国之栋梁,如今彭翊王称帝,身边正是用人之际,不知您可否愿与我一起匡扶社稷,辅佐彭翊王,在创大奉盛世。”
“彭翊王?”董平胜看着宁延,意外道,“你当真愿意辅佐彭翊王登基,而不是自己做那皇帝?”
宁延笑着摇头说道,“十月没和你说吗?我宁延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做皇帝,也不会做皇帝,小王爷如今就在雍州,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去看看,我宁延若有一句假话,不得好死!”
庄十月摊了摊手,“董将军,您这下可是要冤枉死我啊!”
董平胜摇了摇头,冲着宁延竖起大拇指,“宁延,你还真不是一般人。”
“天下不缺皇帝,但缺一个推翻乱世的人。”宁延轻声一笑,“我宁延愿意做这个人。”
三日后,在董平胜的斡旋下,三堂关守军献关投降,宁延兵不血刃拿下三堂关,自此中州大地无险可守。
宁延下令大军星夜兼程奔赴殷都,务必于立秋之前拿下殷都,迎接彭翊王进京。
三堂关被破后,董平胜并未选择跟在宁延左右,而是带着一部分亲信去了雍州见彭翊王。
自从彭翊王登基后,一直隐姓埋名的稷阳也重出江湖,与宁延他们一起一明一暗保护着彭翊王,以免高昌狗急跳墙,对彭翊王下手。
而得知三堂关失陷后的高昌就不一样了,当朱公公告诉他三堂关失陷后,他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歇斯底里的怒吼大喊,而是异常平静的点了点头。
宁延大军兵临殷都,整个殷都城都变得躁动了起来,禁卫军将士身披重甲站在殷都城头,望着城外大军奔腾所扬起的烟尘,都不由自主咽了一口唾沫。
在大奉没有人愿意与定州军和项州军为敌,尤其是这次北征之后,放眼天下,没有一个人能有宁延这种功绩,也没有一支军队能像定州军这样,让人望而生畏。
这是实打实在战场上拼出来的敬畏,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荣誉。
殷都城郊,太武十八陵。
宁延静静的站在昔日好友的墓碑前,在十八个牌位前各放了一杯酒。
八年过去了,太武十八陵的香火没有断过,就在宁延来之前,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在香炉里点了三炷香。
看吧,你要真心为百姓,百姓就不会忘记你!
他想告诉昔日的好友,他们的仇终于能报了,他们用尽一生所要保护的大奉自己护住了。
他们不在身边,自己也曾迷茫过,失望过,绝望过,不过好这一路走来又遇到了很多人,他们和自己一样,心怀正义,满腔热血。
宁延在太武十八陵前站了一天。
缅怀好友也好,感时伤怀也罢!
白衣白马少年郎,终于回到了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