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墨随手一抓,从廿四四人身上各有十数块品质不一的灵石漂浮而起来,眨眼间闪烁至眼前,他却没有将其收起来。
按理来说凭借四人修为如何也不该如此寒酸才是,但王应墨大致知道原因,四人身上都没有芥子,想来全部身家也不曾带在身上,不过带了些灵石维持日常所需罢了。
其中自然是廿二最为富裕,四块上品灵石几乎没有消耗,而又以那廿四最穷,只有十来块中品灵石,蛊师不愧是修士中销金窟。
合炼蛊虫需要大量灵力支持,否则蛊虫一但出现“吃不饱”的情况,便有可能反噬主人,最后要么蛊师被蛊虫反制,要么最后因为蛊虫疯狂吸收灵力导致蛊师暴毙,当然如此一来蛊虫便也活不了了。
不过消耗虽大,自然也会有其独到之处,蛊虫几乎都有其独特的天神神通,有些体现在对宿主的修行上,绝大多数则是战斗手段,廿四以四境修为,那蛊虫便可以在王应墨不知不觉间破开衍道之力加持的飞剑镇压,险些便从王应墨手中搏出一线生机,其强大之处可见一二。
王应墨单手再度拂过,腰间来自十五的那只芥子,又有百来块中品灵石浮现,大量灵石悬浮在他身周,宛若众星捧月。
待到杀气尽散,王应墨缓缓睁开双眼,四方灵石先是微微颤抖,而后如同一盏盏灯火徐徐亮起,即便在白日里也显得有些耀眼。
也在此时,王应墨一双有些狭长的眸子猛然间明亮起来,似要压过那些璀璨灵石。
东帝经默默运转起来,百余块灵石中皆有丝丝缕缕的灵力如水雾一般潺潺流出,开始有规律的沿着他周围以一种奇异的脉络游走起来。
那是东帝经周天星辰图的脉络,与人身三百六十五个穴位遥相呼应。
那些丝丝缕缕的灵力如同支流汇入主干一般慢慢汇聚,渐渐归一,中灵力也越来越纯净。
最终来自百来块的灵石的灵力聚拢化作一条不过拇指粗细长不过丈许的乳白细流。
“轰隆隆隆”
那乳白细流游动间竟有类似雷声般的闷声响起,流淌之际连带四周空空气都有些扭曲了。
王应墨郑重盘膝而坐,明亮的双目紧紧盯着那股他目前所能凝聚的最精纯的灵力。
“呼……”他长呼一口气,而后猛然间一吸,那股精纯至极的灵力如游龙归巢般涌入口鼻之中。
王应墨面色稍有潮红,旋即很快便压制下来,那股灵力一入体便一分为五,向五脉各自而去。
即便是在五州,灵石品质远远不是此界可比,但其中蕴含的灵力依旧驳杂不纯,必须要经过反复提炼才能化作修士本身的力量。
由此便可见,能够凝炼灵力直接供人使用的神灵玉之珍贵。
而且如王应墨先前展现的手段不过第一重而已,待灵力入体,仍需要游走五脉,经由修士本身之灵力再次提炼,才可归入丹田灵海,进行最后的温养,而这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灵力归入丹田,经过温养与灵觉产生紧密联系才可以真正做到如驱臂使。
也只有到这一步,才可称作本源灵力。
某种意义上而言,修行其实就是在不断加速这个过程的同时也不停积累灵力,以实现自身的强大。
依照平常修行所需,王应墨自然不需要消耗如此之多的灵石。
廿四、十七和初九共计八块上品灵石,再加上百余块中品灵石,这样数量的灵石中蕴含的灵力已经远远超出道脉境的极限。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他要尝试突破。
朱墨的破碎虽是极大的损失但即便是在惊神的压制下也助他突破道脉圆满,又在夷族老祖的指点下一番苦修,尤其是惠城那一战,受益良多。
此去居庸关,凶险重重,涉及到诸多灵胎境高手,即便是北方教宗和建武帝的到场都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王应墨深知他道脉圆满的修为虽强,但终究还是不够看。
所以他不得不尝试突破,尝试真正迈入那一领域,如此才更有几分把握。
人身天地,以灵海为源,因此也称源海,五脉自灵海而出,分至颅顶天庭,双手神门穴,双脚太冲穴,五脉便如五条滔滔大河,除此之外犹有许多细支末流接续其余诸多穴位。
那股经由王应墨初步炼化的灵力进入体内后便一分为五,分别涌入五大主脉,又在王应墨的引导下按照东帝经运转脉络在体内慢慢流转,在王应墨本身的灵力护持下开始进一步炼化。
转眼间便是半日时间过去,随着灵力不断的炼化,王应墨先前压制下来的潮红再度涌上面孔。
这股庞大的灵力已经超过道脉境界,王应墨甚至有了一种要被撑爆的感觉,虽然远远及不上当初动用父亲留下来衍道之力时摧毁道脉的巨大破坏力,但同样让他十分不好受。
此刻那股灵力已经二次精炼完毕,若说先前王应墨五脉如同滔滔大河,此刻这五条大河便是洪水滔天了,那些灵力极为精纯,但也因数量过多的原因,极为狂暴,隐隐有了不受控制的迹象。
他开始将那些奔腾不息的灵力向丹田灵海内引导,如同百川入海,五脉压力顿松,但与此同时,灵海中掀起巨浪,整个丹田激荡不已。
王应墨满头大汗,眉头紧皱,随着东帝经运转速度越来越快,丹田灵海生生被他镇压而下,巨浪渐歇,但承受的压力却定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
凝炼吸收灵力的过程不过是苦功夫,接下来才是突破灵胎境界最要紧也是最凶险的关头。
灵胎一境,便如其名,只有凝炼出灵胎雏形才能真正称得上步入此境界。
蜕凡境界人体五识通玄,不再拘泥于颅顶天庭,化而为灵觉,这才可以操纵吸收灵力强大自身。
而灵觉想要成长,亦需要灵力的相辅相成,才能循序渐进步步登高,否则灵觉无法强大,人体再强大也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灵力,境界也就只会局限于道脉境也就是五州所称的蜕凡境。
因此灵觉也需要一个载体,一个可以帮助其成长的实体。
灵胎就是承载灵觉的实体,这需要将灵力反复锤炼到一个极其恐怖程度,才能做到。
灵胎不但需要承载灵觉,还需要镇压灵海,统管人身一切灵力流转——便如同心脏至于血液一般。
换而言之,灵胎便如人体第二大脑和第二心脏之集合,同时因其由灵力凝炼的特性,使其有远超心脏和大脑的承受力及强悍的生命力。
这样的生命力也会惠及修士本人。
所以凝炼灵胎最关键的步骤便是,灵觉沉寂归入源海,将源海中最精纯的灵力聚拢在一起,化作实体,再入主其中。
这便是最为矛盾的地方,还不曾灵胎承载的灵觉无疑是无比脆弱的,与此同时因为凝炼灵胎所需要的巨量灵力,在凝聚灵胎时必须保证源海中充斥的足够数量的灵力,这样数目的灵力远远超出了道脉境界,直逼灵胎境,因此源海会极不稳定,非常危险。
也就是说突破灵胎境便是要用人之最弱去搏人之最强。
这无异于火中取栗,甚至说是飞蛾扑火也不为过。
稍有不慎,那脆弱的灵觉便会被狂暴的灵力搅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