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三国时代最着名的人口中介司马徽,和荆州本地的名士,同样也是大家族的家主,如黄承彦、庞德公等人都聚集在荆州。他们这些大儒啊、名士啊,经常在荆州这片净土中谈论天下时事,很容易吸引同样有才学的人前来的。
当然,还有一个很客观的因素存在,那就是荆州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
四面八方逃难的人都能过来,乘船水路简单方便,又不费力气,肯定成了拖家带口逃窜的必要交通工具了!益州也安稳,但是没人去啊,原因就是益州太远了,翻山越岭呢,到了益州,半条命也没有了。
综上所述,这也是张富要在荆州建设学宫而不是益州的根本原因!这里本就是净土,又有名士大儒坐镇,声名远扬,加上交通便利,更容易吸引四方人才。在这里建造学宫,可是最合适的选择咯!
本来吧,徐州有孔融这个大儒招牌,加上刘备也是卢植的弟子,名声还是有的。但是由于医馆的受挫,让刘备没了信心,他总觉得徐州这东边一隅之地,是很难组织起来的像样的学子呢,他连老师也没多少呀,总不能光让孔融教吧?
所以,最后刘备也放弃了学宫的建设,省下来这笔钱还不如多打造几副铠甲实用呢!
刘备对着法正说最后一个要求时,语气都非常卑微。他也眼馋蜀国的学宫啊,但是没办法,徐州受限制因素太多,也确实难以建成。干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给蜀国说说好话嘛,去蜀国现成的学宫里蹭课,培育自己的人才……
其实吧,刘备身为大汉皇帝,完全没必要对蜀国使臣这样客气的,法正又不是张富或者张鲁呢。法正也是连连还礼,有些礼他是真受不得。
刘备这么热情的做派,也让法正哭笑不得啊,这算什么个事呢?
当然,对于刘备提出的这俩要求,法正想不到拒绝的理由。本来他心里还在打鼓,万一刘备狮子大张口,要地盘,要钱粮,自己是否能做主给呢?或者讲价还价压压价什么的,可没想到刘备的要求竟然如此,简单!
其实这里也能看出来,法正是一个绝对优秀的谋士,也是一个绝对顶尖的人才。但毕竟是土生土长这个世界的人,有着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确实洞察不到,比如人才强国,知识就是力量这些更更深层次的东西。
而刘备身为皇帝,身为君主,身为从微末奋斗到顶尖位置的领导者,是可以从蜀国的一系列政策中,捕捉到其他更有用的东西——人才的循环利用和人才的培育!这点放长远了看,可是非常重要的!
听到法正答应之后,刘备还不太敢相信呢,主动说道:“法大人这就答应了?要不给你们点时间,你且去问问贵国太子和皇帝,商量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