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贞从未想过那么信誓旦旦绝不嫁杨沅,还表现的对他非常嫌弃的小妹,竟然是这样一个态度。

要就是不要,不要就是要?

金玉贞是个极聪慧的女子,可这一遭也是真的看走了眼。

一时间,倒弄的她里外不是人了。

在金玉贞结结巴巴地同意让小妹嫁给杨沅,并择日为她操办之后,泰熙却也只是告诉她一句:

完婚之后,妹妹会和夫君一起,为姐姐、姐夫饯行的。

等泰熙离开,金玉贞便苦笑不已。

她哪知道这小女孩究竟心意如何啊。

这回好,小妹对自己成见已深,把她当成一个恶毒、无耻的坏女人了,只怕很难再叫她信任自己。

一时间,玉贞心里好不难受。

“好啦,你不用放在心上,她那边我自会帮你解说明白的。”

眼见玉贞满怀愁绪,杨沅便把她拉进怀里,柔声安慰了一番。

玉贞想到小妹对自己满怀敌意,却自始至终没有对杨沅有半句恶语,想来杨沅的话她是会听的,心里这才宽慰了一些。

“坏人,也不知道你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那小妮子已经这么喜欢你,我偏眼瞎,一直没有看出来。”

玉贞咬着唇,在杨沅结实的胸膛上轻轻捶了一拳。

因为泰熙表明心迹,本打算马上启程返回高丽的金玉贞只能再度延续了归期。

……

大宋帝国战争总动员,如同深渊之下的暗流,它的力量远比水面之上的波涛汹涌更加激烈,却又不是那般明显而激烈。

所以普通的百姓,只能意识到他现在所处置处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加快着速度,却无法拥有那种纵览全局的视角。

不过,潜伏于深渊之下的寇黑衣是能够察觉得到的。

他相信,大夏在大宋的秘谍,也已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并且回报了朝廷。

不过,他还是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分析,通过他的秘密渠道,汇报给了大夏皇帝。

李仁孝最近的确收到了来自多个渠道的密奏。

这些消息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结果:大宋要对大夏动手了。

金国把临洮转让给了西夏,最终把战火也引到了西夏。

实际上,完颜亮最初玩这一手花招时,是为了增加宋国在西线的压力。

因为正面战场有强大的金国存在,西夏和大宋重新接壤,只会给大宋增加更多麻烦,让大宋再也不能全力以赴地应对金国。

灵壁之战是个意外。

这一战消耗了金国太多精锐了。

在失去整个东北地区之后,金国精锐战兵便只剩下五十万了。

这五十万战兵中,精锐步兵约三十五万,骑兵十五万。

但是入主中原之后,金国地盘大肆扩张,兵马分散,每城驻军不过数千人。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失去了当初打进中原之前的动员效率和机动能力。

更糟糕的是,骑兵开始缺少战马补充。

由于失去了东北地区,再加上完颜驴蹄那边不停地向蒙古鞑靼地区吸血,勒索兵员、女人和战马,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力越来越弱的金国,战马制度崩溃了。

大量骑兵开始变成挂着骑兵旗号的步兵。

这一点,倒是和严重缺少战马的宋朝开始相似了。

完颜亮的大金国,正在迅速变成宋国的模样。

完颜亮只能大量向西夏购马。

虽然是盟友,但西夏一直严格控制着对金国的战马输出。

直到大量情报显示,宋国要对西夏出手。

李仁孝才决定,全面放开对金国的战马输出。

不过,西夏军就是以骑兵为主的,他首先当然是要先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他需要作为中间商,向吐蕃购马。

吐蕃现在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甚至不能称其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因此西夏与吐蕃沟通起来非常吃力,他们的使者需要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去接触、沟通。

可在此之前,西夏兵经常掳掠吐蕃部落,而且这些吐蕃部落现在都有了财大气粗的川中吴氏财阀的合作,所以西夏与吐蕃诸部的接触,成效甚微。

不管是加大对金国的战马输出,还是动用国库从吐蕃购马,尤其是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都离不开国相任得敬。

事关西夏存亡,虽然西夏皇帝和宰相一直明争暗斗,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西夏都亡了,还有什么皇帝宰相?

所以,李仁孝相信他能说服任得敬。

事实也是如此,李仁孝把任得敬请进皇宫,把事情对他一说,任得敬便爽快答应了,对李仁孝的诸般安排毫无异议。

不过,任得敬答应的这般爽快,对任得敬在将领任命上的一些小动作也毫不在意,倒是让李仁孝有些不安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