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爸爸却并未就此罢休,他始终坚信妈妈哪怕只吃上那么一点点食物,也能够有效地补充所需的营养与体力。于是乎,他再一次急切地催促我赶紧前去叫醒妈妈。眼见无法推脱,我只得硬着头皮,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向妈妈的房间。
我轻轻地推开房门,轻声呼唤道:“妈妈,起来吃点儿东西啦!”可回应我的,依然是那熟悉而又坚决的拒绝声。妈妈慵懒地翻了个身,嘴里还不住地嘟囔着:“别烦我,我就想好好睡一觉……”
尽管如此,爸爸的决心仍旧没有丝毫动摇。只见他亲自下厨煮好了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而后极为小心谨慎地将其端至妈妈的床头。接着,他满含深情且一脸关切地望着妈妈,柔声劝说道:“亲爱的,你就稍微吃上一点儿嘛,要不然这样下去,你的身体怎么能承受得住啊?”
此时此刻,原本就被吵醒而感到烦躁不安的妈妈,此刻更是困倦到了极点。她甚至连骂人的力气似乎都已消耗殆尽,只是有气无力地躺在那里,紧闭双眼,不愿搭理我们。
不过,当面对着爸爸这份真挚的关怀和好意时,妈妈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情愿,终究还是不好意思当场发作,只能继续沉默以对。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为你好”作为借口,固执地去做一些自认为会让人感到温暖和关怀的事情。殊不知,有时候这种过度的关心反而给对方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这种习惯这种犟或许已经根深蒂固,难以轻易改变。
哎呀,面对这样的情况,真是既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却又无可奈何呐。
自从弟弟成家立业,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温馨小家庭之后,时光匆匆流逝,而我也不知不觉地迈入了而立之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老爸老妈那深入骨髓、犹如顽石般固执的倔强性格才渐渐地淡化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尽管出于一片好心想要事事为孩子们安排妥当,但孩子们却并不领情,甚至表现出一种“不识好歹”的态度,不愿完全听从父母的意愿和安排。这种情况让他们深深体会到那种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心理落差感。
且说我的老妈吧,有一回,她似笑非笑地跟我打趣道:“孩子呀,你瞅瞅你那弟媳,老是热络无比地邀你在假日时去重庆她家耍玩。可奇了怪了,她却从未主动唤过你爸前往呢!这里头的缘由嘛,其实再明显不过啦。还不就是因为她着实难以忍受你爸整日里喋喋不休的唠叨劲儿呗!
甭管碰到啥芝麻绿豆大点儿的事儿,你爸总爱对人指指点点、横加干预。就算咱们一家子躲到这小小的县城里头来,也根本没法子逃脱掉你爸那仿佛永远都没个尽头的念叨声呐!
故而呢,你弟媳索性一咬牙一跺脚,直接奔往那与咱这儿相距足足千里之远的重庆去喽,图的可不就是能远远地躲开你爸那烦人的絮絮叨叨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