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载坖准备处理盐政这件大事的时候,严世蕃和内官监也在暗暗角力。
朱载坖命文思院和内官监同时仿制西洋钟表,尤其是其中的软钢、弹簧等物。对于严世蕃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严世蕃很清楚,尽管朱载坖起复了自己,但是自己必须拿出像样的成绩来,才能赢得朱载坖的圣眷,朱载坖对文思院寄予厚望,这点严世蕃是很清楚的,所以严世蕃加紧督促这些工匠们仿制西洋的钟表和西洋帆船。
而内官监也不甘人后,毕竟这可是有关圣眷的事情。在这个方面,大明工匠的手艺并不比西洋工匠差,经过数月的仿制,文思院、内官监都拿出了西洋钟表的仿制品,和原版的西洋钟表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
朱载坖大喜,证明大明的工匠并不比西洋的差,至于船只,已经在天津造船厂开始制造了,预计明年年初就可以造好,至于西洋的各色火器,大明的工匠仿制起来就更加驾轻就熟了。
朱载坖真正关心的事燧发枪的燧发机构,其实说起来原理很简单,但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大规模、制式化的生产,第二就是稳定性,当然这种问题不用朱载坖操心了,他只用将自己的要求告知内官监和严世蕃之后,由他们去办就行了。
而在安排了这些事情之后,严世蕃看着朱载坖,似乎是有话要说,朱载坖便问道:“德球可是有话要说?你我君臣不必如此。”
严世蕃这才吞吞吐吐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原来现在文思院的衙门是立起来了,在朱载坖的上谕和严世蕃的网罗下,也从各地找来了大量的工匠,不过这些工匠们多是仅仅认识几个字的人,要不然就是一些衙门小吏,严世蕃希望朱载坖给文思院衙门调一些文人来,最好是举人进士什么的。
朱载坖闻言不禁哑然,他还以为严世蕃是找他要银子呢,要是严世蕃找他要银子,倒还好说了,要人,还是读书人,那还就真不好办了。
别说进士,就是举人,现在选官也希望弄个县丞、主簿什么的干干,再不济也要混个教谕什么的,谁愿意到这文思院来?在这些读书人看来,文思院搞得东西都是些奇技淫巧,不值一提,再加上小阁老的名声,有人愿意来才是奇事一件了。
朱载坖只得对严世蕃说他会想办法解决这事得,随口就将此事糊弄过去了。
朱载坖在批阅奏疏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事了,于是问冯保道:“你管着东厂,可知道有什么精于算学、机械的臣子啊?”
冯保想了一下说道:“陛下,有是有,但是不太合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