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下一刻”,
三度玩法:“单一性”增长类→“单一性”增长类→“单一性”增长类→……
四度玩法:“单一性”增长类→“多元性”增长类→“完满性”增长类→……
现在,你明白了吗?
当然这种简化表达也并不正确,仅体现出了四度玩法中的一个截面,只是为了便于你们理解。
在“补充说明”那一章里我提到了“能力范畴”的堆叠,以异能为起点向着“全能”的逼近就可以视作一种从“单一性”出发,不断通过“拓宽/高/泛…”向“完满性”前进的旅程,但这永远不可能到达终点(当“完满性”被自下而上或者以任何方式抵达时,那便不再是“完满性”,而是“单一性”能通过“拓x”抵达的、一个没有脱离“单一性”的伪物),“拓x”行为甚至都不能让“单一性”抵达“多元性”,又拿啥碰瓷全能的“完满性”呢?
紧接着是五度玩法:
你是不是以为我要写【前面那些都只是人类提出的玩法,而比人类思维更加无极限的存在必然能提出更强的玩法,五度玩法就是某某存在定义的玩法…】这种我最爱用的万金油叠法了?不不不。我是想过这样叠,但这种法门也会在三度玩法的内部自延中被如实遍历(原因下头会讲),所以不能用于五度玩法。就算你把我【】起来的叠法推广到“人类逻辑”、“可以描述”、“论域之内”……然后引出如“超越逻辑”、“不可描述”或者“讨论之外”……等更高位阶的层面,以此来攀升至更大范畴。但这些在本质上仍能被概述为一种“归于更大范畴再一并囊括且超越”的行为,没有脱离“单一性”。连四度玩法都没法跨越,要怎么居于五度玩法?甚至都不需要四度玩法,那些仍在三度玩法唾手可及的范围内,三度玩法的“你中有我,我中容你”可以支持任意类型的玩法串联,因此三度玩法仅需一个“预借+自我模拟”就能走遍你所能提出的任何范畴,而这玩法串联也会在“你中有我…”的作用下存在于三度玩法中的每一个角落。连三度玩法都过不了的东西,又怎么能作为五度玩法?
那要怎么构建五度玩法呢?你看到“范畴”、“本质”这些贯穿全文的字眼了吗?所以你觉得我用从这方面下手?错了。如果我从“本质”这个前几种玩法也涉及到了的领域进行延伸,那就是一种从二~四度向五度延伸的行为,四度内部就已经堪称“绝对”的囊括了诸如此类的延伸与推广,以至于这种做法是必然不成立的,根本带不来实质性变化,那就不能体现每一次“度”数增长所带来的蜕变。那就意味着我无论从什么“预借”、“自延”、“视角”、“层面”、“性质”、“本质”…等方面都已经不能匹配五度玩法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