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谛听无相,神鬼皆惊!
灌江口附近,江水汹涌,波涛翻滚。
杨戬被萧辰那蕴含无尽力量的一拳击中,整个人如同断线的风筝,被巨大的力量轰入江底,瞬间消失在翻滚的波涛之中,只留下一圈圈扩散的涟漪证明着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击。
而这时。
萧辰并未停留,他的目光迅速扫视四周,视线落在了猕猴王的身上,心中不禁一沉。
猕猴王此刻的状态并不乐观,他的脸上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嘴角还挂着一丝刺目的鲜血,显得分外凄凉。
显然是猕猴王在之前与杨戬的激战中,受到了开山神斧的重击。
那斧头的力量能劈开山川,让猕猴王的五脏六腑都受到了不轻的伤势。
他站在那里,身形微微颤抖,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将他吹倒。
只是,猕猴王却依然强撑着,不愿倒下。
“三哥……”
萧辰心中一紧,他深知猕猴王的伤势不容乐观,若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萧辰没有丝毫迟疑,他连忙纵起金光,身形如同闪电一般掠至猕猴王的身旁。
一到达猕猴王的身旁,萧辰立刻挥手卷起一阵妖风,那“裂风镔铁棍”仿佛被无形之手托起,稳稳地落在他的手中。
萧辰转身将裂风镔铁棍递给猕猴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开口道:
“三哥,你怎么样了,还能坚持吗?”
猕猴王接过裂风镔铁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表示无妨,但他的声音却微弱而颤抖:
“我没事,只是受了点伤,不碍事。”
萧辰心中明白,猕猴王这是这是在强撑。
那颤抖的身形和苍白的脸色无不在诉说着他伤势的严重。
不过灌江口,显然不是给猕猴王疗伤的地方。
这里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
萧辰环顾四周,灌江口此刻已是一片混乱。
江水因之前的激战而翻滚不息,波涛汹涌,如同怒海狂澜,一次次拍打着岸边,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萧辰放目远眺。
天空中,仙气缭绕,云雾翻腾。
隐隐有天庭神仙的身影在云端穿梭,显然是被此地的动静所吸引,正匆匆赶来查探情况。
萧辰见状,微微皱眉,眼神中满是担忧。
他知道,天庭的神仙一旦到来,他们的情况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而猕猴王的伤势已经不容再拖,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让他的伤势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萧辰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带猕猴王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疗伤。
萧辰扶住猕猴王,开口道:
“三哥,我们走吧。”
“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让给你疗伤。”
“灌江口的动静太大了,等会天庭估计要来人查探情况了。”
“我们不能在这里久留。”
猕猴王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伤势,衣衫破碎不堪,血迹斑斑,这是他战斗过的痕迹,也是他此刻惨败的证明。
一股不甘和沮丧涌上心头。
他猕猴王又败了,还败得如此惨烈,如此狼狈。
猴妖都是倔强和不屈的,他们狂妄而好战,很难低头。
这仿佛是猴妖的天性。
此刻,猕猴王的眼中闪过一丝倔强和不服输的光芒。
“四弟,让我再试试。”
猕猴王抬起头,目光坚定,开口说道。
他的声音虽然沙哑,但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说罢,猕猴王一口心头精血喷出,面色瞬间变得更是惨白如纸。
那精血如同他生命的精华,鲜艳而炽热。
喷出之后,他整个人都变得虚弱无比,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在这一刻被抽离,整个人都变得虚弱不堪,摇摇欲坠。
萧辰看着猕猴王那决绝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一痛。
他知道,猕猴王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力在赌博,拼尽全力想要恢复一些力量,以便再次面对杨戬。
“三哥,你这是何必呢?”
萧辰连忙上前扶住猕猴王,同时用“宝莲灯”帮他疗伤恢复。
萧辰的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忧,开口劝道:
“我们先走,等你伤好了,再来和杨戬交手也不迟啊。”
猕猴王却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既有不甘,也有坚定。
“四弟,这杨戬已经成我的‘心魔’了。”
猕猴王缓缓开口,声音虽弱,但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
“我若是在此刻逃避,恐怕以后再也难以面对他了。”
“我的心中会永远留下这个阴影,无法释怀。”
说到这里,猕猴王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苦涩:
“以前,我一直在逃。”
“但这一次,我不想再逃了。”
“我想再试试。”
猕猴王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绝和坚定。
萧辰闻言,沉默片刻,没有再开口阻拦。
大家都是“成年妖”了,有着自己的思想和选择,又不是“小孩子”。
猕猴王又不是他的傀儡,受他操控和摆布。
这是猕猴王自己的事情,这是猕猴王自己的选择。
虽然是兄弟,但他也不能替猕猴王做决定。
猕猴王既然已经深思熟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么作为兄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
于是,萧辰没有再开口阻拦,只是紧紧地握着凌云紫金戟立在一旁,为猕猴王掠阵。
与此同时。
萧辰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警惕性提到了最高。
萧辰知道,灌江口的这场动荡已经引起了天庭的高度关注,随时可能有天庭的仙人前来查探。
猕猴王此刻正燃烧着心头精血,不惜以生命力为代价恢复力量,放手一搏,要和杨戬做最后的决战。
他的面色惨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此时此刻。
猕猴王那对独特的“通风耳”已经显现了出来。
“通风耳”的耳廓伸展打开,散发着淡淡的青色荧光,微微颤动,仿佛在与天地间的某种神秘力量共鸣。
这一双“通风之耳”,是他作为“通风大圣”的标志,善聆世间万音,能察世间万理,知前后之事,万物皆在其心中明了如镜。
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四耳猕猴听三界”之说。
三界之法,无论是深奥的道法,还是玄妙的佛法,猕猴王都多有涉猎,博闻强识。
可谓“佛道”皆修。
此刻,猕猴王的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信念。
猕猴王知道,在地府之中,地藏王菩萨座下有一神兽,是为“谛听”神兽。
谛听谛听,自然擅长于“聆听世间万音”。
“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
而《地藏十轮经中更有“谛听照见八苦”之说。
谛听,能照见人心中的魔障,叩问人的善恶贤愚。
而猕猴王,作为“四耳猕猴”,也擅长于“聆听世间万音”,天赋神通与谛听相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