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路途劳累,红拂女就精心准备了一辆马车,专门给婠婠与石青璇代步,她亲自在前驾车。李靖骑马陪着黄四喜。
在赶往玉鹤庵途中,黄四喜询问李靖:“昨晚我听到永安渠上有行船之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靖苦笑:“那是皇家宗室的人在搬家,哎,如今贼兵四起,他们不思保民卫国,反而一门心思在考虑如何藏匿一己私产,殊不知一旦朝廷倾覆,到时天下之大,哪里还有他们杨氏容身之地!”
黄四喜心想道理谁都懂,但只要牵涉到切身利益,优先确保私利才是世人常态:“他们半夜跑到城外藏匿财宝,就不担心被抢劫吗?”
李靖回道:“他们招募了关中第一帮京兆联保驾护航,这个帮派的龙头叫做杨文干,外号‘横练神’,以一身上乘横练气功名列‘关中四霸’之首,在关中地界素来横行无忌,可以保护他们家财不失!”
黄四喜又问:“他们就不怕被杨文干黑吃黑?”
李靖怔了一下,朝黄四喜缓缓摇头:“可能性极小!杨文干原本姓香,他其实是巴陵帮护法香贵的儿子,当年跟随巴陵帮献贡宫女到了御前,因为他侍奉陛下得力,被陛下赐姓为杨,从此改名叫杨文干,他对陛下忠心耿耿,被皇亲国戚们视为宗室自己人!”
黄四喜听宋玉致提到过香贵,年初铁骑会劫掠难民,曾经把二十余位少女卖给了巴陵帮,经手人就是护法香贵。
巴陵帮的幕后主人一直都是隋帝杨广,专门给杨广物色民间美女。
杨文干与巴陵帮渊源这么深,他创建的京兆联,显然也是杨广控制京城的工具。
但黄四喜非常清楚,香贵专做人口贩卖的勾当,全家都是奸诈恶毒之徒,香贵另一个儿子香玉山为了哄骗寇仲与徐子陵交出杨公宝藏,无所不用其极。
杨文干对隋廷也毫无忠心可言,他现在已经被李渊收买。
在大唐原著江湖里,等李渊大军抵达长安城下,杨文干会立即在城内起事,里应外合,帮助李渊攻克京城。
杨文干正是依靠背刺杨氏宗室的功劳,被李渊封了一个庆州总管的高官之位。
黄四喜直接对李靖透露:“杨文干貌似已经暗中投靠了李阀,皇亲国戚们请他护送家产,那恐怕他前脚出城,后脚就把家产转交给了李渊!羊入虎口的事,竟然也有人心急火燎去做?”
“什么!”
李靖大吃一惊,如果杨文干与京兆联已经成为李阀事实上的内应,那么长安陷落就几乎是板上钉钉:“黄郎君,这是真有其事吗?”
黄四喜轻笑:“到底是真是假,可以让官府出面调查!”
黄四喜觉得这是一个遏制权贵趁夜出逃的高效办法。
杨文干是内应的消息一旦在官府传开,京城权贵也会第一时间知晓,无论官府是否可以把这件事调查清楚,城内的皇亲国戚都要疑神疑鬼,再不敢信任杨文干与京兆联。
在找到杨文干与京兆联的替代者之前,这些皇亲国戚肯定会停止出逃之风,永安渠与跃马桥也会陷入暂时寂静。
这也是黄四喜开启杨公宝库的最佳时机。
李靖听完黄四喜的话,却是脸色凝重的沉默起来。
他思绪急转,心里猜测起黄四喜透露这件事的用意:“黄郎君与杨文干应该没有仇怨,因为黄郎君曾经只身屠灭铁骑会、朱粲军与四大寇,若他与杨文干有仇,大可一剑刺死,杨文干有九条命也活不成!
既然黄郎君与杨文干没有仇,那他向我透露杨文干投靠李渊的隐秘是为了什么?
我若听从黄郎君的建议,把杨文干内应叛乱的消息上禀告给朝廷,在这种险峻时刻,朝廷有可能会派遣大军镇压杨文干与京兆联,以防内应成真!
但事后传到李渊耳朵里,我一手破坏李渊与杨文干里应外合的攻城之策,也势必会成为李阀的眼中钉、肉中刺,我将来可要朝不保夕呀!”
表面上看,这只是向朝廷传禀一句话的事。
不过这句话里却蕴含有杀身之祸。
李靖并没有纠结太久。
他对黄四喜说:“食君俸禄,理当为君分忧,我这就前往官衙,揭发杨文干的阴谋,以保京城不落入反贼之手!黄郎君,今天就让红拂陪你去玉鹤庵,等我将杨文干之事处理完毕,再来给你引路!”
黄四喜伸手递给他一支响箭:“你揭发谁,就可能遭到谁的报复,倘若你遇上危险躲不过去,就把这根箭打到天上去!我听到箭响后会来找你!”
李靖心头压力顿时松了下来。
黄四喜的赠箭举动是一种态度,不管整件事引发任何后果,黄四喜都会确保李靖安全。
李靖没有过多滞留,先去马车前对红拂女叮嘱一声,然后就打马赶去了官衙。
红拂女来不及询问李靖急匆匆离开的原因,但李靖走前曾言,他是从黄四喜口中听到一件至关重要之事,需要立即返回官衙禀告。
一听与黄四喜有关,红拂女不像往常一样对李靖担忧,她只专注给黄四喜做向导。
不一会儿,马车停在玉鹤庵门前。
红拂女与玉鹤庵住持常善师是旧友,直接入庵找到常善师,传达石青璇要拜会梵清惠斋主的来意。
常善师让红拂女将黄四喜、石青璇与婠婠请入庵中。
她先问石青璇:“小施主是梵斋主的什么人?”
石青璇向她竖掌作揖,摸样甚是谦恭。
黄四喜在旁看的出来,石青璇对佛门法师非常尊重,朝佛之意也很虔诚,这应该与她母亲碧秀心的言传身教有关。
石青璇轻声道:“弟子是梵斋主的师侄,敢问善师,梵师叔不在庵中借宿吗?”
“自她入京城后,一直在这里落脚!”
常善师见石青璇秀眸澄澈,气质与慈航静斋弟子如出一辙,丝毫不怀疑石青璇的话。
她和颜悦色:“由于北边爆发战乱,许多灾民逃入关中,衣食没有着落,梵斋主就去救助灾民啦!”
石青璇听见这番话,有喜有忧,喜的是梵清惠下落已经打听出来,忧的是不知何时可以与梵清惠碰面:“还望善师赐告,梵师叔什么时候会回城?”
常善师微微摇头:“这我可不清楚,梵斋主走时没有留下准信,可能两三天即归,也可能五六天仍旧不见踪影!”
石青璇不禁回眸,询问黄四喜:“贤兄,梵师叔归期不定,不如我搬来庵中借宿,等梵师叔回来后,再去客栈通知你?”
黄四喜没有反对,却是说:“这里借宿方便吗?”
他是在问常善师。
常善师慈眉善目的回道:“当年若没有梵斋主乐捐相帮,这座尼姑庵可建不起来,她的师侄想借住多久都没有问题!”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