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内部负面因素,就轮到说外部负面因素了。
正统年间,北方蒙古鞑靼部(即元室后裔,当时大汗为脱脱不花)被瓦剌部首领脱欢、也先父子控制。
瓦剌势力蒸蒸日上,甚至将原属明朝势力范围的关西七卫、兀良哈三卫纳入囊中。
其范围东起辽东、朝鲜,西至甘肃、西域。
而明廷军事力量主要被投放在麓川之役。
所以对瓦剌的崛起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而是一味姑息。
鞑靼大汗脱脱不花及他所封的“太师淮王”瓦剌部首领也先,都会派使臣与明朝展开朝贡贸易及大同马市。
也先为了获得更多回赐及窥伺明朝虚实,所派使团人数从数百人增加到正统六年(1441年)的2400余人。
明廷遂规定脱脱不花所派人数不得超过300人,也先所派人数只准100到200人。
但第二年,鞑靼和瓦剌还是派了2300余人的使团从大同入塞。
明廷依然采取放任迁就的态度,此后使团人数都在2000人左右。
不仅增加明朝回赐的压力,而且往往扰乱沿途官民。
他们甚至还违反禁令,交换武器,危害明朝国家安全。
再加上来投明朝的鞑靼人阿儿脱台,向明朝报告也先“谋南侵”。
所以朱祁镇不得不稍微调整对鞑靼、瓦剌的姑息政策。
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正月规定,凡与“虏使”交易弓箭军器者一律处死;
同年十二月,也先遣使入贡。
此次入贡实为二千五百二十四人,虚报三千五百九十八人,王振下令减少马价。
此外,之前也先请求与明朝联姻,指挥吴良擅自同意,却并未报告明廷。
因此等也先的使团称这些贡马是“聘礼”时,被不知情的明廷一口拒绝。
也先得报,以此为借口大举入侵明朝。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哼,咱老朱之前果然没猜错。
从之前朱瞻基防线不断退缩的时候开始,咱老朱就想到了蒙古人会趁机南下。
......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十七日,朱祁镇得知瓦剌计划攻掠大同的情报。
朱祁镇派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瑛总督大同三路军马,随时准备迎敌。
七月十一日,鞑靼、瓦剌大军分道入犯明朝。
也先入侵大同,脱脱不花入侵辽东,阿剌知院入侵宣府。
此外又有一支部队侵扰甘州。
其中也先一路最为来势汹汹,击毙明大同右参将吴浩。
随着各路军情传来,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
朱祁镇令群臣商议。
吏部尚书王直率廷臣合章劝谏,认为此举既不能及时接收四方急务,又不利于朱祁镇的个人安全。
朱祁镇批示:“卿等所言皆忠君爱国之意,但虏贼逆天悖恩,已犯边境,杀掠军民,边将累请兵救援,朕不得不亲率大兵以剿之。”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亲征?
不是吧,真的亲征啊?
老朱一脸懵逼。
你朱祁镇以为自己是谁?
你朱祁镇,不会以为自己是咱老朱这种马上皇帝吧?
你朱祁镇,以为自己是老四朱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