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即,他们又暗暗摇了摇头:这个郭鹏多半没戏!

他们觉得原因很简单,而且唐家堡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之静与唐之唯乃是青梅竹马,金童玉女,天生一对啊!

从小,他俩就关系密切,常常玩一整天也不分开,而且他俩除了彼此,不和任何其他同龄人玩耍。有一次,两人一起玩捉迷藏,一直玩到了天黑,唐之唯还不慎掉入了水中,呛了很多水。最后还是唐之静不畏水深,跳进了水中,将唐之唯救了上来。

还有一次,两人玩耍时无意间摔碎了唐季梁珍藏多年的瓷器。唐季梁得知后极为恼火,当场就把唐之静拉到了一边,痛骂一顿。而年纪尚小的唐之唯却张开双臂,护在了唐之静的身前,勇敢地承担了责任。最后二人一起受罚,把唐季梁的书房打扫得干干净净。

……

不过这不是他们该管的事,于是众人不约而同地向赵之遥告辞,转身就离开了。

一位师兄离开前,还拍了拍郭鹏的肩膀,摇头叹气。

这些人是偷笑着离开了,却留下了两个大眼瞪小眼,一脸糊涂的人。

赵之遥不想过多纠缠,率先开口道:“你想亲自给她也可以,但是今晚恐怕是没机会了。”

“哦?这是为何?”郭鹏瞬间解除了“坚决不屈”的模样。

“因为今晚她得参加我父亲的寿宴。”

“寿宴?今晚还有寿宴?”

“是。”

“那……我只好违抗师命了!”郭鹏突然大义凛然地看向天空,“还请师父原谅,不肖徒儿不能随你一起去唐家堡了!”

“……你要去唐家堡?干什么?”

“去找唐之静姑娘啊。”

“不。我是说你师父原先让你跟着他干什么?”

“去唐家堡啊,参加一个什么……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

赵之遥心中万分无语。因为今晚唐家堡只有一场接待外宾的宴会——那就是唐庄的寿宴。

华灯初上,今夜的唐家堡犹如披上了一件璀璨的纱裙,尤其是山上的条条灯光,交织旋转,汇聚到了北面山腰处的一座厅堂。这里正是唐庄的五十大寿举办处。

“玉箫门门主到!”

随着唱门响亮的一声通报,玉箫门的门主带着一男一女两位弟子,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厅堂。唐庄随即起身行礼,命人上前接待:“云阳君,欢迎欢迎,快快落座吧。”

云阳君随即跟随两名弟子,来到了唐庄的右手边,第三位坐席上。

待唐家弟子用铜盆端来温热的清水,为三位客人倒水洗手过后,唐庄继续道:“云阳君真是仙风道骨,虽然年长于我却面色红润有光,叫人艳羡啊。”

“哈哈哈,不敢当。唐堡是主日理万机,故而疲惫伤神呐。相较之下,我闲云野鹤,胸无大志,怎可与君相提并论呢?”云阳君轻抚长须,眼中慧光闪动,“不过在下近来颇有感悟,也幸得上苍垂怜,偶然间炼得几枚宝丹。今日既是唐堡主大寿之日,便赠予君三枚好了。”

说完,他便从袖中取出了一个花纹古色古香的小木盒,递给了身边的唐家弟子。而他身后的两位弟子则瞪大了眼睛,似乎对师父的行为有些惊讶。

“哈哈哈,多谢云阳君。来人,还不为云阳君沏上上等的灵溪茶!”唐庄当即喜笑颜开。

而此时的厅堂外,赵之遥和郭鹏才刚刚抵达。二人还喘着气,郭鹏就一眼看见了自己的师父正在与人交谈甚欢,大师兄肖翔也在一旁。于是他面露难色地和赵之遥道了别,虽然小声嘀咕着“这下麻烦了”,但还是边挠着头边走向了那边。

赵之遥则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原因无他:郭鹏实在是太啰嗦了!赵之遥甚至怀疑这人是不是有好几张嘴,藏在了他看不见的地方。因为从山下一路走上来的过程中,郭鹏这小子几乎就没怎么喘过气,还一直在说个不停。他从唐之静聊到了唐家,又从唐家聊到了云鲲派,最后从云鲲派又聊到了他的家乡,赵之遥实在是不胜其烦。

但好在现在终于清静了。赵之遥边欣赏着大厅外的灯笼,边担心着自己今晚睡觉会不会做噩梦,梦见好几个郭鹏陪着自己爬山,还是爬不完的那种……

这时唐之静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挥着手道:“之唯哥哥,你怎么现在才来呀?快来快来。”

“哦,我刚刚陪那个郭鹏稍微转了转。”赵之遥不想再多说什么,随口说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小谎。

不过借助着灯光,赵之遥发现唐之静的发簪并没有少。而察觉到赵之遥的目光,唐之静歪头疑惑地笑了笑:“之唯哥哥在看什么呢?快来帮我们接待客人吧,宴会就要开始了。”

于是赵之遥便跟着唐之静来到了大厅的门口,向一位位来宾行礼致意……

不一会儿,宴会便开始了。

大厅之内,高朋满座,众人齐聚一堂十分融洽。当然了,唐庄左手边的各位唐家家老等人,明显气氛要比右手边的各个门派及家族要热烈得多。

见时候差不多了,唐庄便举杯起身,众人也纷纷跟从。

他看了看左手边,是自己的爱妻严钰琳。

又看了看左边的席位:有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友晋言,有早些年前来投奔还帮助自己打下了一片江山的唐季梁,还有儿子,侄女,等众多优秀的弟子。

他再看了看右边的席位:有云鲲派的掌门许泽鑫,天鹏派的掌门孟尝功,玉箫门的门主云阳君,等等等等……这些人与自己明争暗斗了二十多年。

最后,他收回目光,并在唐之唯身上顿了顿,并微微地点了点头。

亲友环绕,对手如云,唐庄百感交集。

终于,他朗声开口道:“诸位,今夜能见到这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的盛况,唐某不胜荣幸啊!想来,岁月匆匆,斗转星移,我竟已到了知命之岁。而唐某得护一隅,未有愧对先祖,离不开在座各位的鼎力相助。虽然唐某无以回报,但也愿略设薄宴,以表谢意!

“在此,我还有拙作一首,为大家助兴,还望各位今夜可以原谅唐某招待不周:

“九万鹏程自有期,乾坤此日一开禧。

百年世界春秋阅,八卦时来岁月移。

天马不须夸矍铄,云龙元是任遨嬉。

从今四海归耕地,更问何曾见凤仪。”

一首诗毕,满堂喝彩,随即舞乐齐奏,添酒开宴……

……

……

……

但,在座的每一个人此时都不曾料到,这竟是唐家最后的辉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