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薛万彻和丹阳公主赶到李勣的英国公府邸时,府里已经挤满了人。
得知消息的许多重臣纷纷赶了过来。
见惯了生离死别的诸位大臣及王公贵族们,自然清楚李勣没几日好活了。
神仙难救!
他们都想见李勣最后一面,送别这位大唐的擎天之柱。
李勣床榻前,李治紧紧握着李勣的手,痛哭不止。若说谁最不希望李勣就此离去,那一定是李治。
李治最清楚李勣为人,他是军中的定海神针,也是德高望重的顾命大臣。最重要的是,李勣对李治忠心耿耿,十分尊重他,没有倚老卖老,很好的恪守了一位臣子的本分,和长孙无忌截然不同。
王皇后一边流着泪,一边为李治擦拭眼角的泪水。在李治身后,站着以褚遂良为首的四相。
四相身后是几位国公、县公加一些皇戚。
再往后则是十六卫大将军以及六部的尚书或者代理尚书、九卿、三监等人。
辩机虽权势冲天,但论品级,还是得往后排,还好李漱陪着他。
在辩机身后就没人了,因为屋子挤不下了,李治也不允许再进来人了。
辩机是在准备赶往永嘉公主府的路上得知这个消息的,只好火速和李漱、王孝杰赶到英国公府。
“都让让。”薛万彻喊着大嗓门,拉着丹阳公主奋力往里面挤了进去。
门口的侍卫本来想拦住,可一想到薛万彻的身份,再怎么着人家现在也是驸马,没法拦。
何况谁真的敢拦?除非李治下死命令。
“谁啊,喊这么大声?”李治不悦,回头找人,发现是薛万彻后,他没好气瞪了一眼,“小声点。”
薛万彻落了面子,内心不免恼怒,脸上赔笑道:“我与十五娘看看李英公。”
“嗯,站到那边去吧。”李治指了指皇族们挤在一团的地方。
薛万彻一看,熟悉的兰陵公主、城阳公主、清河公主等一些晚辈都在,九江公主、衡阳公主这些和丹阳公主平辈的人也在。公主们的驸马并未到齐,很多在外地为官,肯定是赶不回来。
本来皇族是没必要都来的,除了和李勣交好的个别人。大臣们也是,来一些代表就行。
可不知谁传出了不送李英公最后一程的人可能是李恪的同党的消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有资格进李英公府邸的人全一窝蜂跑来了。
谁都怕和谋反扯上关系,不死也掉层皮。
于是,李勣成了大唐开国以来,临终前送行的人场面最为宏大的一次。
这一幕,李治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在这个时候,可没有赶走客人的道理,即使身为皇帝。
“喏。”薛万彻应了一声,便和丹阳公主站到了九江公主与执失思力身旁。
九江公主的驸马是突厥人执失思力,和薛万彻同为战功卓著的驸马,因是异族,不受有些人待见。
执失思力便和同样人缘很差的薛万彻因为同病相怜的缘故,关系十分要好。还有,他也和同曾在军中任职,一起随李世民出征过的房遗爱关系匪浅。
“不知,李恪有没有找过执失思力呢?”薛万彻默默想着。自从象州回长安后,执失思力与九江公主是为数不多前来自己府邸做客的人。
薛万彻悄悄瞥着执失思力,继续想着,“可李九郎对执失思力与九江挺好的,他没有必要要造反。以李恪的脑袋,不会做这种冒险的事。”
各自聚成一团的众人们窃窃私语着,李治悲伤不已。虽然早做好了面对今日之局面的心理准备,可这一刻真的来临时,他还是十分难过。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李治陪了很久,窗外夜深沉,繁星点点。
终于,李治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他拉着李勣的儿子李思文的手安慰了几句,又轻轻在李勣耳旁说了几句感人肺腑的话,便转头准备离开。
“陛下,我阿爷他睁开眼睛了。”
李治刚刚走到门口,李思文激动大喊道。
“什么?”李治和王皇后急忙转身复回李勣病榻。这时,屋里的众人也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个究竟。
只见李勣确实睁开了眼睛,嘴里呼道:“水,给我水。”
李思文赶紧端来一碗温水,李勣一饮而尽,然后他再缓缓转动眼珠,看了一圈屋内众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