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积极地招募教师,四处张贴醒目的告示,诚挚地邀请有学问的人前来任教。
不久,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纷纷响应号召,不远千里来到了黑山。
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王麻子和陶升亲力亲为地参与设计。
他们按照余良的要求精心规划了教室、图书馆和操场等设施。
“我等要让孩子们不仅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要通过锻炼身体,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德。”陶升满怀期待地说道。
然而,在建设学校的过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困难。
资金不足、物资匮乏等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困扰着他们前进的步伐。
但是,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
“王麻子,我等可以向黑山军的兄弟们发起募捐,大家齐心协力,一起为学校的建设出一份力。”
陶升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建议。
王麻子思索片刻后,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于是他们迅速组织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募捐活动。
黑山军的士兵们纷纷慷慨解囊,为学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深知,教育是黑山军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学校终于顺利建成了。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麻子和陶升看着这充满希望的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在学校里,学生们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接受军事训练和品德教育。
王麻子和陶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这里学习。
他们在这里茁壮成长,为黑山军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在另一边,王当和小不点负责的大型医馆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他们深深地明白医疗对于黑山军的重要性,一个可以住院的医馆将为士兵们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让他们在受伤和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他们首先用心地寻找合适的建筑地点,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一处交通便利的地方。
这里既便于病人前来就诊,也方便医生们出诊,为医疗救助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小不点,我等要把这个医馆建设得宽敞明亮,让病人在这里感受到温暖和关怀。”王当目光坚定地说道。
小不点用力地点点头:“嗯,我会好好监督工程进度的,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医馆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王当和小不点不畏艰难,四处奔走,积极寻求各方的支持。
他们向黑山军的将领们详细汇报了医馆的建设计划,得到了将领们的大力支持。
“尔等放心去做吧,我等会全力支持医馆的建设。黑山军的兄弟们需要一个好的医馆。”余良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给予了他们无穷的动力。
在建设医馆的过程中,他们按照余良的要求招募了一批医术精湛的郎中和护理员。
郎中负责看病,诊断。护理员负责抓药,煎药,日常护理工作。
这些郎中和护理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愿意为黑山军的士兵们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
医馆的建设过程中,王当和小不点格外注重细节。
他们要求病房要干净整洁,设备要齐全先进。郎中和护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以确保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大型医馆终于圆满建成了。
病房里摆放着整齐的病床,医疗设备一应俱全。
郎中和护理员忙碌地穿梭在病房之间,他们的身影如同天使一般,为病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医馆开业后,立刻迎来了众多患者。
黑牛便是那医馆的第一个住院患者,他从山洞被转移到窗明几净的医馆住院。在这里继续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
医护人员们日夜忙碌,为患者们提供精心的治疗。
他们不仅治疗各种疾病,还为受伤的士兵进行康复治疗。
在医馆里,患者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怀。
随着铸兵坊、学校和医馆的相继建成,黑山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士兵们有了更好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更加英勇无畏;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地方,为黑山军的未来孕育着希望的种子;病人有了得到治疗的保障,让黑山军的兄弟们能够安心地为家园而战。
在黑山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余良带领着黑山军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他们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黑山军一定能够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繁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