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军保家卫国,骁勇善战,朝廷特批予以保留,依旧由曲绍扬统领,归东边道节制,负责维护东边道治安,肃清边患。
赵正国、郑铁柱等人,各自都有封赏,留在定边军中任职。传旨官宣读完旨意,这边张锡銮等人恭恭敬敬的行礼。
之后张锡銮使了个眼色,有人送上厚礼感谢,然后陪着传旨官去别处休息。
等传旨官走了,众人互相道贺,热闹一番后,张锡銮发话,晚上就在府里摆宴席庆贺。
“恭喜曲大人荣任巡检使,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可喜可贺啊。”
张锡銮单独把曲绍扬叫到了书房里,满面笑容的向他贺喜。
“绍扬能有今日,多亏大人栽培提携。
承蒙大人不弃,数次施以援手,绍扬才有机会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大人对绍扬恩比天高,还请受绍扬一拜。”
曲绍扬却是恭恭敬敬,向张锡銮行大礼,拜谢张锡銮提携之恩。
当初要是没有张锡銮解围,曲绍扬别说是投身军旅,为国效力了,只怕是早就被宜麟夺了官职,回家务农了,哪里还有如今的荣耀?
所以,曲绍扬是真心实意感激张锡銮。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曲大人如今也是从四品的官员了,你我同朝为官,可不敢受你如此大礼。”
张锡銮一见这情形,连忙扶住了曲绍扬。
“大人,您待绍扬如同侄子,关爱有加,这一拜,不论官职,只看私情。
绍扬敬重、钦佩大人的为人,日后想求大人多多指点,若大人不弃,愿拜大人为义父。”
曲绍扬却说什么也不肯,非要拜不可,而且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
这大半年的经历,也让曲绍扬越来越看明白了,想要在官场混的开,必须得有深厚的背景靠山。
眼下,曲绍扬能说得上话的,最大的官儿,也就张锡銮了。
而且,张锡銮明显对曲绍扬十分欣赏,所以曲绍扬才借着机会提出来,要拜对方为义父。
张锡銮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绍扬,此话可当真?”
“绍扬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不敢有半句虚假。”曲绍扬一脸诚恳的点头。
“好,好,好,绍扬青年才俊,智勇无双,能得此佳儿,实乃幸事。
既然你诚心诚意,本官也着实喜欢你,那本官就仗着年长,收下你这义子。”
张锡銮也看出来了,曲绍扬此人确实不是寻常人物,年纪轻轻就官居四品,手中还握着定边军八千兵马。
这样的人,肯定要收归麾下,不能被别人收拢了去。
于是,张锡銮顺水推舟,也就应承了下来。
“义父在上,请受绍扬一拜。”曲绍扬闻言,立刻跪下,规规矩矩磕头行礼。
这回,张锡銮没拦着,端坐在椅子上,受了曲绍扬的跪拜。
“好,好,快起来,快起来。”待曲绍扬拜完,张锡銮忙扶着他起来。
“哎呦,你看这事儿闹得,我都没来得及给你点儿见面礼。”张锡銮一拍脑门儿,懊恼道。
“合该是我孝敬义父才对,你看,我也没准备。
这样,等绍扬回猫耳山,定然备一份儿大礼,孝敬义父。”曲绍扬闻言,忙笑道。
曲绍扬一番话,哄的张锡銮心怒放、眉开眼笑。
逮着机会,张锡銮又当面传授了不少官场上的规则等,曲绍扬也算是受益匪浅。
二人在书房里聊了很久,直到外头传话,说是酒席已经备好了,二人这才出了书房,与一众官员们共同庆贺。
宴席从下午一直进行到挺晚,到最后,大家伙儿都喝多了,这才各自散去。
战事已经结束,虽然倭国还没有撤军,依旧在扯皮,但东边道这头,一切已经平复。
百废待兴,一众官员都忙着重修城墙,维护百姓。
曲绍扬虽然升了官儿,但他这个巡检使主要负责的就是鸭绿江流域和松江上游的安定,每年要去东边道下属各地巡历。
相对来说,猫耳山居中,更适合些。
所以,曲绍扬就不需要留在凤凰城任职,他还要回猫耳山去,定边军也要带走大部分,继续维护治安。
就这样,闰五月初八,曲绍扬辞别了两位舅兄,带领着周传勇、王木森、郑铁柱等人,返回猫耳山。
倒是赵正国等几个师兄弟,都留在了宽甸和凤凰城驻守。
这边毕竟离着辽阳近一些,过些时候把家人接过来,也方便些。
曲绍扬等人离家大半年,归心似箭,巴不得立刻就回家才好呢。
所以这一路晓行夜宿,马不停蹄的赶路,几天之后,终于回到了猫耳山。
猫耳山这边,早就接到消息,几乎所有人,都出来迎接了。
那些跟着曲绍扬出征军士的家人们,一个个都伸着脖子等啊,等着家里人回来团聚。
“来了,来了,回来了。”大老远的,刚瞅见人影儿,这边众人便喊了起来,然后朝着来人的方向奔去。
“曲大人,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我们家二小子呢?他回来了没有?”
众人迎上前,七嘴八舌的问着。
“各位父老乡亲,是绍扬对不住大家伙儿。
我带出去五千多人,如今跟着我回来的,只有三千多人了。”曲绍扬见到那一张张期盼家人归来团圆的面庞,心情低落沉重。
这一次率部出征抗倭,损失巨大,无数人死在了战场之上。
曲绍扬从猫耳山和双甸子等地,一共征募了六千多人,除去跟着兴家提前回来的那一千之外,其余那五千多人,如今也就剩三千出头。
众人闻言,更加心急,赶忙上前去寻找自家的亲人。
亲人安然无恙归来的,自然是皆大欢喜。
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有的来不及收殓,只能带回一两样随身之物。
家人见到遗物,不由得痛哭失声。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